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4)

时间:2015-11-10 11:33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聂珍钊 点击:
按照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解,由于理性的成熟,人类的伦理意识开始产生,人才逐渐从 兽变为人,进化成为独立的高级物种。把人同兽区别开来的本质特征,就是人具有理性,而理性的核心是伦理意识。关于这_点,古代希腊
  按照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解,由于理性的成熟,人类的伦理意识开始产生,人才逐渐从 兽变为人,进化成为独立的高级物种。把人同兽区别开来的本质特征,就是人具有理性,而理性的核心是伦理意识。关于这_点,古代希腊人借助文学形式通过斯芬克斯之谜以及俄 底浦斯对斯芬克斯之谜的破解作了描述。斯芬克斯提出的是_个关于人的谜语,实际上是 _个关于如何把人同兽区别开来的哲学命题。这个对于我们今天的人类来说也许已经不成 为_个问题,而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他们还无法对人为什么是人的问题做出回答。俄底浦 斯之所以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在于他的理性的成熟。而他的理性成熟的标志,则在于他的强 烈的伦理意识。而他的伦理意识,则在于他能够遵守伦理禁忌,即当时存在的伦理秩序。索 福克勒斯在他的悲剧《我底浦斯王》里,通过_个杀父娶母的伦理预言,巧妙地演绎了人类 理性成熟的过程。在古代文学中,禁忌往往是作品价值的核心构成。禁忌是人类力图控制 自由本能即原始欲望而形成的伦理规范,禁忌的形成是人类努力摆脱蒙昧的结果。在人类 成为理性的人之前,本能和在本能驱使下产生的欲望得到最大尊重,并任其自由发展,这就 导致乱伦的产生。我们把这种本能和原始欲望称为蒙昧或者混沌(Chaos)。在我们今天看 来,人类最初的伦理意识无论多么幼稚,但是人类知道他们必须从伦理蒙昧(chaos,又称混 沌)中走出来,知道遵守道德规范和建立伦理秩序对于人类生存和繁衍是多么重要。俄底 浦斯之所以是一个有理性的人,就在于他能够遵守最基本的伦理规则如禁忌,能够为避免命 中注定的杀父娶母的乱伦犯罪做出努力。悲剧《俄底浦斯王》的意义就在于作者运用文学 的形式,讲述一个骇人听闻的伦理故事以警示后人。在大量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这 类文学范例,如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莎士比亚的〈蛤姆雷特》、《麦克白》、劳伦斯的 《儿子与情人》巴金的嫁》曹禺的《雷雨》、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 冬》)、巴金《憩园》、庐隐的《父亲》、何一公的儀爸的儿子》等,都典型地表现了人的原始兽 欲与理性通过伦理展现出来的激烈交锋。按照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逻辑,人类由于理性而导 致伦理意识的产生,这种伦理意识最初表现为对建立在血缘和亲属关系上的乱伦禁忌的遵 守,对建立在禁忌基础之上的伦理秩序的理解与接受。伦理意识导致人类渴望用固定的形 式把自己的伦理经验保存下来,以便能够留传给后代并与人类分享。正是人类的伦理意识 和保存伦理经验的渴望,这才导致人类文明史上文字的产生和文学的出现。
  在人类文明之初,维护伦理秩序的核心因素是禁忌。禁忌是古代人类伦理秩序形成的 基础,也是伦理秩序的保障。在古代社会,人类通过禁忌对有违公认道德规范的行为加以约 束,因此禁忌也是道德的起源。禁忌最初只是借助习惯存在、流传和发挥作用。自从文字产 生以后,文字就被用来记录与禁忌相关的人类活动,从而导致禁忌的文本化。这些文字记 录,就是历史上最初的文学。自从禁忌文本化以后,以习惯和风俗为媒介的不成文禁忌就变 为成文禁忌。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禁忌转化为道德或是道德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人 类社会的伦理秩序的形成与变化从制度上说都是以禁忌为前提的。文学最初的目的就是将 禁忌文字化,使不成文禁忌变为成文禁忌。成文禁忌在中国最早的文本形式是卜辞,在欧洲 则往往通过神谕(Oracle)加以体现。在成文禁忌的基础上,禁忌被制度化,形成秩序,即伦 理秩序。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看,文学是由于人类最初表达伦理的需要而产生的。由 于文字最初的用途是记载与禁忌相关的人类活动,即使在文学的分类如史诗、抒情诗、戏剧 产生以后,禁忌仍然是文学的基本构成。因此,文学从起源上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在 古代西方社会中,神谕往往导致文学的产生,如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索福克勒斯的 《我底浦斯王》。而在中国,类似于西方神谕的卜辞可以看成是古老的伦理表达形式。中国 的卜辞还缺乏从文学的角度来研究,但无论从形式上或是内容上考察,卜辞都应该被看作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中国的卜辞、古希腊的史诗和悲剧,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当时社会的伦理教 科书。
  文学作品在描写禁忌的同时,人的自由本能和原始欲望也得到真实的充分的描写。正 是在作家对人的自由本能和原始欲望的揭示中,我们看到了自由本能和原始欲望对于人的 命运的影响。例如在福楼拜的小说泡法利夫人》中,我们看到由于本能的作用而从爱玛身 上流泻出来的原始欲望。爱玛缺乏对原始欲望的理性控制,其行为和意识全凭本能的驱使, 原始欲望最终取代了理性,结果导致她背叛了丈夫,先后同罗道弗尔、赖昂私通。社会的伦 理规则是伦理秩序的保障,一个人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就必然要受到伦理规则的制约, 否则就会受到惩罚。爱玛由于欲望脱离了理性的控制,其行为破坏了当时的伦理秩序,最后 受到惩罚,自杀身亡。在19世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里,人的本能 和原始欲望怎样影响人的生活和命运也得到了细致的描写。安娜是莫斯科上流社会的宠 儿,美貌、聪明与妩媚集于_身,成为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求对象。在这样_种特殊的伦理环 境中,安娜忘记了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伦理身份,听任在原始本能推动下产生的强烈原始 欲望的支配,背叛丈夫卡列宁而毫无顾忌地同伏伦斯基恋爱、同居。安娜放弃自己的伦理身 份,就意味着她放弃了自己的伦理责任和义务,意味着对当时业已形成和为社会认同的伦理 秩序的破坏,因此她要遭受惩罚也就不足为怪了。人的本能和理性的冲突还在劳伦斯的小 说〈渣特雷夫人的情人》中得到充分的描写和刻画。在一些批评家眼中,查特雷夫人被看成 是人性大展露的典型,她的背叛和纵欲不仅没有被看成对伦理秩序的破坏,相反被看成是对 人性赞赏和肯定。然而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看,查特雷夫人的自我放纵只是说明_个 人一旦听凭原始本能的驱使,在理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种道德规范就会被摧毁,人又将回 到兽的时代,这不仅不是人性的解放,而是人性的迷失。在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的描写里, 人仍然是现代社会中由理性和兽性结合而成的斯芬克斯怪兽,但是现代人似乎没有像俄底 浦斯一样破解斯芬克斯的谜语,往往不能通过理性控制兽性而真正使自己从兽中解放出来, 没有让自己变成有理性的人。在现在的一些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里,人的本能和人性被混 淆了,人的本能往往被当成人性加以颂扬和肯定,由于人的本能被当成了人性,因此人的本 能或被肯定,或被歌颂。显然这是_种需要注意的倾向。
  文学伦理学批评重视对文学的伦理环境的分析。伦理环境就是文学产生和存在的历史 条件。文学伦理学批评要求文学批评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即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批评文学。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观点看,文学只是人类历史的_部分,它不能超越历史,不能脱离历 史,而只能构成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有其固定的属于特定历史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 境,对文学的理解必须让文学回归属于它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这是理解文学的一个前 提。由于文学是历史的产物,因此改变其伦理环境就会导致文学的误读及误判。如果我们 把历史的文学放在今天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中阅读,就有可能出现评价文学的伦理对立, 也可称之道德判断的悖论,即合乎历史道德的文学不合今天的道德,合乎今天道德的文学不 合历史的道德;历史上给以否定的文学恰好是今天应该肯定的文学,历史上肯定的文学恰好 是今天需要否定的文学。文学伦理学批评不是对文学进行道德批判,而是从历史发展的观 点考察文学,用伦理的观点解释处于不同时间段上的文学,从而避免在不同伦理环境和伦理 语境中理解文学时可能出现的巨大差异性。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