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4)

时间:2015-11-10 11:34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姜大源 点击:
模糊不同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混淆不同教 育类型的教育内涵,将会导致处于发展中的职业-73教育的衰落。如在我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 影响下,在现代化教育资源还不十分丰富的情况 下,现阶段废弃中等职业学校而只
  模糊不同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混淆不同教 育类型的教育内涵,将会导致处于发展中的职业-73教育的衰落。如在我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 影响下,在现代化教育资源还不十分丰富的情况 下,现阶段废弃中等职业学校而只办综合高中是 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因为重升学、轻职业的倾向, 很可能会使其演变为“第二高中”,最终结果可能 会“消灭”中等职业教育。同样,如果高等职业教 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内涵以至课 程体系方面没有区别,那就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 可以被取而代之,从而失去其存在的理由。特别 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处在工业化的 中期,发展装备制造业将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长期 战略,由此急需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去满足 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肩负技能型人才培养重 任的职业教育,就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 策,具有不可或缺性。所以,职业教育只有清醒地 把握自身定位,才能在系统特征上成为无法替代 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才能得以生存。类型是职 业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对职业教育生存权的 张扬。
  结论是,应该既在纵向建构一个完整的职业 教育体系,又在横向架设沟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 育的桥梁;既发展规范过程又规范结果的基于机 构的职业教育,又发展只规范结果而不规范过程 的职业培训,而由此所获得的学位在层次和价值 上都应该是等值的。在我国,基于机构的普通中 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两种 不同的教育类型。同样,高中后的高等教育阶段, 有学术性大学、工程性大学,以及应用性大学、职 业性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从人才培养目标的 内涵考虑,如果把应用性大学也纳人高等职业教 育范畴的话,那么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存在着基于 机构的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种类 型。所以,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 是不可替代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或技 术应用型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学术型或 技术研发型人才,是同层次且等值的。这一等值, 绝不能仅仅是价值意义上的形式等值,而必须是 社会地位上的实质等值。
  综上所述,普通教育往往只是在学校这个“围 城”里办教育,而职业教育已经跨越了“围城”,走 向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传统的观点往往认为只 有学校和实验室才是知识产生的圣地,知识的转 换只能是从学校到企业的单向转换;现代的观点 认为,企业及工作过程更是知识产生的摇篮,知识 的转换更多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迁移。因 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 业教育,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式的中等 教育和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学术领域的中等教 育和高等教育,而是有两个甚至多个学习地点的 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一种具有新话语体系的 创新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现代社会对通过非 正规(informal)或非正式(nonformal)的教育所获 得的技能、知识和能力,给予与正规教育(formal) 同等的地位,[19]这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所 以,不能用传统的普通教育的规范、标准来判定和 确认职业教育的学历、学位的层次及其价值。教 育形式在现代社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正因为 如此,我们需要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社会认证,一个 系统且合理的顶层设计,目标是建成一个国家资 格框架,它涵盖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以及与之等值 的学历(学位)资格与职业资格(包括通过非正规 或非正式学习,例如培训获得的学历资格或职业 资格),进而在这个国家资格框架内,实现同层次 各类教育真正意义上的等值。
  传统的学科分类按照层次来划分,而现代科 技发展表明,“考察学科分类和知识体系,也可以 从知识的类型、人们活动领域的类型的角度来进 行”[20],这表明,学科分类还可以依据类型来划 分。显然,跨界的职业教育所涉及的范畴远远超 出了传统的普通教育学研究的疆域,职业教育学 是“对人们就业以及在社会上承担社会与生态责 任的生活所需的资格与能力获取过程的前提和条 件、目标、可能性与现实性进行研究”的科学,[21] 它伴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所以, 从教育类型的角度考虑,应该给予职业教育学以 一级学科的地位。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