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经验技能”和“策略技能”指的是技 能层次而非技能类型,那么,旨在掌握初级技能的 职业教育,属于中等职业教育;旨在掌握高级技 能的职业教育,属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 育建立在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之上,是同一类型教 育中不同层次的教育。从经验层面的技能向策略 层面的技能的提升,正是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 业教育的区别所在。层次是职业教育赖以发展的 空间,是职业教育对发展权的呼唤。
结论是,将基于“动作难度增大”的技能与基 于“知识含量增加”的技能视为技能类型的不同而 非技能层次的区别,有利于开拓从中等职业教育 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建立涵盖技术员与 技师培养的非学术性的职业性或专业性的高等职 业教育,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 接和沟通。这不仅有利于结束中等职业教育与高 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视作“断头”教育的尴尬局 面,而且有可能为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创新 性的贡献。
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一一关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的追问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及其等值的判据是什么?破解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分清不同教育类 型定位所涉及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关系。
教育从类型上看,其判定的主要标志为:一是 培养目标的区别;二是由此导致的教育内容的差 异。正是由于这两点才产生了不同的教育形态。
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一个标志是培养目标不 同。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 都要为“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 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 要”14],实施就业导向的教育(不等于就业教 育)。对职业教育来说,不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 者和技能型人才”[15]的中等职业教育,抑或是培 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16]的高等职业教育, 都要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因此与“注重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17] 的普通高中教育,以及注重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 和拔尖创新人才”[18]的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明显 不同的目标指向。这表明,培养目标指向一致的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都要遵循基于职 业属性的教育规律,也就是要融职业性的社会需 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因而是同一类型 的教育。基于这一培养目标的教育规律,既体现 在国家“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 育发展大政方针的宏观层面,又体现在“校企合 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的中观层面。
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二个标志是教育内容不 同。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 强调人才培养必须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这 集中体现在致力于实现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 这一目标所制定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之 中,涉及专业建设的职业分析、课程开发的工作过 程导向、教学实施的行动学习以及实习实训的职 业情境创建、学习评价的需求定向和师资培养的 “双师”建设等微观层面。而作为人才培养核心的 课程,始终是各类教育培养目标的载体。职业教 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动态的课程结构,不同 于普通教育基于学科知识系统化的静态的课程结 构,它是一种强调适应企业发展变化的生态系统 的课程范式,并非是诸多课程模式中的一种,因此 它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都具 有普适性的指导意义。
由此引发的追问在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 什么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 标准分类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 ),对各级(层次)教育都进行了类型的划 分。其中,无论是第3级教育,即(高级冲学教育 (第二阶段教育),还是第5级教育,即高等教育 (第三阶段教育),都有A、B两类。A类,特别是在 第5级教育阶段,主要指向“理论型的,为研究做 准备的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B类,主要指 向“更面向实际,适应具体职业,主要目的是使学 生获得从事某职业、行业或某类职业、行业所需的 实际技能和知识”。也就是说,从中学教育阶段开 始,教育就划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类型, 这就确定了在各教育层次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 育并列、平等的地位。这表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 育是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
由此,职业教育这样一种具有与普通教育平 等地位的教育类型,其目标与内容的差异所凸显 的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就业导向的职 业教育已经跨越了传统学校的界域。如果说,传 统的企业培训是定界于企业的一种思考,传统的 学校教育是定界于学校的一种思考,那么职业教 育必须从定界的思考升华到跨界的思考。这意味 着,职业教育不能只遵从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还 要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跨界的职 业教育必须有跨界的思考,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 革,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知 识看知识”,也要“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培训看培 训,跳出技能看技能”,以逐步形成“合作办学求发 展、合作育人促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
从跨界维度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 教育”正是充分体现职业教育跨界本质的表述,因 为:第一,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必须关注现代企 业与现代学校的融合;第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 模式,必须关注工作规律与学习规律的融合;第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必须关注职业及职业 成长规律与教育及教育认知规律的融合。跨界必 须架桥,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就成为一个不可 避免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架设不同教育层次,即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纵向维度的立交 桥,而且还要架设横向维度的,也就是在不同教育 类型,例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