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先把答案讲完,才问“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这样容易使思维懒惰、懈怠,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 我们可以尝试不讲答案,就问“你对了吗?”如果只有几个优秀的学生能自信地说“我对了”,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办,这时有些学生开始检查,有的看旁边同学;还有人发现别人错了,进行讲解或小声争论。再问一句“你做对了吗?”教师又没有公布标准答案,怎么知道做的对与不对呢?于是,在没有老师指挥的情况下,却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自然而然地展开了,大家讨论热烈。做对者喜形于色,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得到莫大的鼓舞,更加自信,将会以优良状态进行下面的学习;做错者,虽面带遗憾,却无形中受到鞭策:我错了该如何做?那一句话已不再是那么简单了。相信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会逐渐改变,思维会逐渐活跃,自主性会不断加强。 (三)改变提问的主体,思维更能得到展现 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大胆探索,大胆质疑,那么就更能激发学生多思,产生迫切希望找到答案的欲望。问题提得越多,思维就越需要拓展开。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让学生有了自己思考的空间,现在学生更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因此我们要表扬那些提问的同学,甚至改变课堂教学的计划,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总之,增大课堂思维容量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准备,加大课堂思维的容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