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5.4(7.81)
35(6.38)0.11>0.0556.5(12.36)
37(10.97)3.57<0.01
表4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优生率、及格率、以及几何成绩平均分比较表
班别人数前测优生率后测优生率前测及格率后测及格率前测平均成绩后测平均成绩
实验班4421.4%60.8%60.1%94.6%61.0576.8
对照班4219.6%17.8%53%57.1%61.361.8
A班的优生,中生,差生与B班的优生,中生,差生分别进行t检验,其结果如表3。前测成绩差异不显著,但从后测成绩来看,优生与中等生差异最显著。
3、学生对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的对比及反应情况
在实验前后,对参加实验的两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表5学生对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的对比及反应情况
班别内容
难易兴趣内容丰富程度深度知识
容量是否符
合自学对授课方式喜欢率
对照班
(传统教法)60%认为难30%对教师讲授有兴趣70%人认为不丰富70%不好把握85%人受到限制5%的人认为符合30%
实验班(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70%人认为容易85%人认为自己找到了数学的乐趣100%的人认为丰富95%人认为能控制70%的人可以很大90%的人认为符合100%
4、学生对实验效果的反馈评判调查结果
表6学生对实验效果的反应
内容人数百分比
对实验课有兴趣8295.3%
数学实验能提高几何解题能力7991.7%
实验课后,如何思考几何问题的能力提高8497.7%
实验课的思考方式对解几何题有帮助8497.7%
该实验不仅当时效果显著,而且在实验结束三个月后的一次全校月考中,能做出试卷最后的一道较难几何附加题的有16位同学,其中实验组的就有12位。实验能取得这样的显著效果,说明结合专门学科,运用“Z+Z智能教育平台”增设数学实验是可行有效的,确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迁移作用。
八、本实验的局限性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Z+Z”有很强的娱乐和丰富的表现功能,怎样克服技术崇拜,防止“人机对话”代替“人际对话”,发展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进而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Z+Z”能将抽象问题形象化,静态问题动态化,代数问题解析化,数形结合。但总是视觉的,会不会影响学生的想象力和数学抽象能力的发展?
本实验研究因时间、精力有限。在实验中尚存在许多有待完善之处。如几何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教学设计、教学方式、量表的编测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地标准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赵小明.“Z+Z智能教育平台”环境下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学数学教育.2004,6.
[2]赵小明等.超级画板与发现数学.广东:广东省音像教材出版社,2004.
[3]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74-81.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