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反思习惯的措施,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思。课堂上教师示范解题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想到了但未与老师交流的问题,作业中对某些习题不同解法的探讨,学习情感、体验的感受,都可以通过数学周记(或日记)的形式宣泄出来、记录下来,它使师生之间有了一个相互了解、交流的固定桥梁。要引导学生对一单元的知识、方法进行反思性总结,让学生自行编制知识网络,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而且对单元中隐含的思维特征予以反思,理清思路,反思自己对这一单元中知识的认识是否达到了所要求的程度、自己对这些知识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原有的认识有什么欠缺之处、这种欠缺是怎么造成的,如果需要补救必须及时进行。老师引导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撰写数学周记: 1.梳理一周学到的知识。这一周主要学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与以往学过的哪些内容有联系?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我学得怎么样? 2.解题方法、策略的反思。针对某一问题展开,展现你的思维过程。你是怎样来解决问题的?还有其他方法吗?用哪种方法解决是最好的? 3.错题追因分析。这周我错了哪些题目?出错原因?自己找一道类似的题解答一下。 4.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反思。从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习惯和同学老师的合作关系等方面展开分析。 5.对自己后续学习的计划。一周数学学习过程的收获对今后学习有何启示?存在的问题怎么解决? 总之,通过一周学习和解完题后,不能停留在满足所得出的结论上,要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回顾解题过程,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联想,找到更多的思维通道,作进一步的探索,反思有无别的解法、有无规律可循、能否改变条件或结论以探索新命题。要通过多题一解、一题多变,促使学生反思解题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后,还需引导学生思考:解题结果是否合理?解题过程有没有漏洞?这样长此以往,不仅能巩固知识,避免解题的错误,而且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对问题的再认识转化为一个学习过程,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探索能力,引发再创造,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 [2]吴之季等主编数学教学论与数学教学改革.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