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访谈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网络学习社区成员的互动和知识深层建构的情况,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设置了几个访谈问题。
第一,情感类型的帖子对网络学习社区成员进行问题解决和知识深层建构的作用。
第二,社区成员对于在问题讨论和反思两个阶段发出不同情感类型帖子的倾向。
通过对"研究者观察日志"、"网络学习社区成员交互情况"、"访谈记录"以及"发帖总体情况与作品"进行分析,作者对网络学习社区中促进知识深层建构的交互模式中情感交互成分提出了改进措施。
第一,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生生之间的情感交互行为应设为:发表情感话语、相互激励话语、表情符号、称呼名字。由于在交互模式的指导下,学习者之间以发表相互反驳的帖子为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会经历很多困难,所以学习者之间就会用文字或
表情符号来述说自己的情感,并希望得到他人的鼓励。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增强网络学习社区的临场感,学习者之间会相互称呼名字。
第二,在反思过程中,生生之间的情感交互行为应设为:发表情感话语、相互激励话语、表情符号。在反思的时候,学习者之间通常也会发表情感话语或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与其他学习者产生心理共鸣,并相互鼓励,完成问题解决的任务。
第三,在反思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互行为应设为:发表感谢话语、相互激励话语、表情符号。学习者一般在反思阶段发出感谢教师指导的帖子,此时,教师会发出一些鼓励的话语,以及表情符号,并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互动,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行动研究总结
通过两轮行动研究,作者总结了交互模式本身及其认知交互成分和情感交互成分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四个阶段的任务完成后有反思和教师对其的评估,且网络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人数控制在7个左右。
其次,教师在反驳学习者的错误观点时,应增加"提问"这种认知交互行为,引导学习者进行辩护;学习者之间在进行反驳与辩护时应添加"引用"、"提问"两种认知交互行为。
最后,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生生之间的情感交互行为应设为:发表情感话语、相互激励话语、表情符号、称呼名字;在反思过程中,生生之间的情感交互行为应设为:发表情感话语、相互激励话语、表情符号;在反思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互行为应设为:发表感谢话语、相互激励话语、表情符号。
五、模式的形成
通过开展两轮行动研究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确定了网络学习社区中促进知识深层建构的交互模式,如图8所示:
网络学习社区中促进知识深层建构的交互模式体现了师生、生生间的交互过程以及认知交互行为与情感交互行为对各交互阶段的支持。该交互模式执行的过程:网络学习社区中的学生针对课程项目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由核心参与者总结该关键问题的实质;然后,学生提出各自对问题解决的看法,由核心参与者归纳若干可行的解决方法;接下来,学生相互间通过协商,选择_个最佳的解决方法;围绕解决方法,学生通过互动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在上述四个交互阶段,教师会及时纠正学生提出的错误观点,师生间的认知交互行为:反驳和提问,生生间的认知交互行为:反驳、辩护和引用,生生间的情感交互行为:相互激励、称呼名字、发表情感话语和发出表情符号。在反思收获阶段,学生们纷纷畅谈各自在问题讨论与解决的过程中所收获的知识,生生间的情感交互行为:发表情感话语、相互激励和发出表情符号;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反思,提出评价意见,师生间的认知交互行为:评估;师生间的情感交互行为:发表感谢话语、相互激励和发出表情符号。
网络学习社区中促进知识深层建构的交互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师生与生生间的互动以发出反驳话语的帖子为主,其中相互间可以产生观点的质疑。第二,体现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即教师对学生错误观点的反驳与提问。该模式以CPS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为基础,包含五个互动阶段:总结问题实质、归纳若干解决方法、选择最佳解决方法、设计实施步骤、反思收获。在前四个阶段的讨论中,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纠正,师生间的认知交互行为:反驳与提问,生生间的认知交互行为:反驳、辩护和引用,生生间的情感交互行为:相互激励、称呼名字、发表情感话语和表情符号。在反思收获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表现进行评价,师生间的认知交互行为:评估,师生间的情感交互行为:发表感谢话语、相互激励、发出表情符号,生生间的情感交互行为:发表情感话语、相互激励和发出表情符号。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在前期研究中所提出的促进知识建构的社会性交互策略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提取了网络学习社区中促进知识深层建构的交互模式要素,并根据该要素,设计了交互模式的雏形。
在第一轮行动研究中,作者制定了计划,目的是要找出交互模式的实施步骤和认知交互成分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修正。因此,作者在行动和观察的阶段,进行了数据收集与分析:发出的帖子数与得到回应的帖子数的比较、发散性认知交互行为数量与收敛性认知交互行为数量的比较、密度值检验、凝聚子群分析、分析核心参与者访谈资料等。通过第一轮行动研究得出结论:第_,教师在反驳学习者的错误观点时,应增加"提问"这种认知交互行为,引导学习者进行辩护;第二,调整网络学习社区的人员结构,将其人数控制在7个左右;第三,学习者之间在进行反驳与辩护时应添加"引用"、"提问"两种认知交互行为;第四,四个阶段的任务完成后有反思和教师对其的评估。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