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性一情绪学习的个体成长功能 Elias,M.J.对完整的儿童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做了八个方面的描述:全面的文化素养,能以各种形式使用书面和口头语言,并从中获益;理解不同水平的使自己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数学和科学知识,强化批判性、严密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能对自己的健康和幸福负责;发展有效的社会关系,如学会团队工作,理解并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关心并尊重他人;理解社会的运行方式,承担未来进步所需要的角色;发展良好的品格,能做出圆满的道德决定。[8]八个方面中,前两个方面涉及学业学习,后六个方面涉及通常所说的品格教育、服务性学习、公民教育和情绪智力。后六个方面,可以用"社会性一情绪学习"这一术语来表达。完整的儿童教育,即学业学习与社会性一情绪学习的结合,才是儿童发展所需要的均衡教育。学业学习与社会性一情绪学习的结合应成为促进当今世界发展的有效教育的真正标准。而在这两个方面中,发展社会性一情绪能力是学生在学校和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关键。 大量研究证实,社会性一情绪学习及相关能力的发展,对学生诸多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社会性一情绪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提升学业成绩,促进学业进步。大量研究证实,具有良好社会性一情绪氛围的学习环境,包括课堂和学校整体环境,能显著促进学生的学业学习。Hawkins首次对社会性一情绪学习与学业表现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性回顾,发现这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基于此,他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将学业与社会性情绪技能进行整合应成为学校和教师的重要任务。[9]将学业与社会性一情绪学习结合起来已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共识。具体来说,社会性一情绪学习对学业的影响表现在:积极的学习态度,如强烈的学校归属感、更强的学习动机和抱负、对学习结果更好的理解、能有效应对学习压力以及对学校整体上的积极态度;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如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更少缺席与旷课、积极的课堂参与、更加勤奋、更有可能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学习、更多的自律、更顺利地从一个学段过渡到下一个学段;更高的学业成就,如更高的数学、语文及社会研究能力、更高的考试分数、更高的问题解决与计划能力、更高的成绩稳定性等。[10] 其次,社会性一情绪能力的发展有助于预防问题行为,促进心理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性一情绪学习的提出,是美国学者和教育界为应对儿童青少年中出现的日益严重的社会行为问题的结果。一项调查发现,40%?60%的美国高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持久性的学校疏离感。近30%的学生卷入多种高危险行为,如药物滥用、暴力、抑郁等,这些行为与学校中的不良表现交织在一起,危及他们在生活中的成功。[n]通过实施SEL项目,增强学生的社会性一情绪能力,可明显改善学生的发展状况,如从主要依赖外控转向内控,能依据自己内在的信念和价值观行动,能关心并照顾他人,能做出有益的决策,能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等。[12]社会性一情绪能力所包含的自我控制和自律、问题解决技能和负责任的决定等要素使学生能够抵御诱惑和同伴压力,战胜各种严峻的挑战。Durlak等通过对213项,涉及270034名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的基于学校的SEL项目的元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SEL项目参与者在社会性一情绪能力、态度、行为和学业表现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13] 最后,社会性一情绪能力的发展有助于良好品德与公民素养的发展。通过在学校实施SEL项目,提高学生的社会性一情绪能力,可以培养学生更强的共情和观点采摘能力,在人际情境中采取更多亲社会的、合作性策略,如帮助、关怀、合作、分享和鼓励,认同民主价值观,包括发表负责任的言论、高质量的表达与参与、更强的包容心等。[14]今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社会性一情绪能力与品德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不进行社会性一情绪能力培养,学生就无力实施道德价值和过符合道德价值的生活,而不进行品格与道德教育,学生就不知道如何以健康的、建设性和促进和谐的方式利用他们的社会性一情绪技能。品格与道德教育为社会性一情绪学习指引方向,而社会性一情绪学习为学生实施道德行为提供技能。因此,来自于研究和实践中的日益丰富的证据表明,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即社会性一情绪、品格和学业学习的整合教育。 三、社会性一情绪能力的培养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美国形成了众多的旨在促进学生社会性一情绪能力发展的干预项目。Zins等对基于证据的SEL项目导致学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成功的机制做了如下总结。(见下图) 上图表明,SEL项目和相关能力的发展产生于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中,其结果是奖赏机会的提供和社会性一情绪能力的发展和强化。这些结果进而导致学生获得更多的优势和对学习活动更多的投入与参与,最终结果是学生在学校和生活中有更优异的表现。 Jones和Bouffard指出,学校是儿童青少年社会性一情绪发展的重要环境。在学校,设计周密、实施严谨的社会性一情绪方案能导致学生一系列积极性结果的发展。他们倡议,学校在社会性一情绪能力的培养中,应采取一种新的取向,即将社会性一情绪能力的教学与强化整合到与学生的日常互动和实践之中。他们提出,培养社会性一情绪能力应遵循四个基本原则。17] 首先,持续、连贯地推进社会性一情绪能力的发展。社会性一情绪能力的发展具有渐进性和累积性,一般要经历从出生到青年期的发展历程。因此,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要具有一贯性和完整性。同时要注意发展环境的协调与整合,课堂、运动场、食堂等都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因此,要营造学校整体的良好氛围,为学生提供跨情境的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的发展生态环境。 其次,社会性、情绪与学业能力相互依存。在学校教育中,长期存在着学业能力与社会性一情绪能力孰轻孰重的争论,但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两分法。大量研究证实,社会性一情绪能力与学业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学校教育应致力于两个方面的同步发展,将社会性一情绪能力的教学嵌人学科学习和课堂教学中。 再次,在社会生态环境中促进学生社会性一情绪能力的发展。学校中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对学生的社会性一情绪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温暖、信任、低冲突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积极的学校适应联系紧密。因此,师生关系是SEL项目所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此外,教师自身的社会性一情绪能力既影响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影响教学工作,因此,促进教师的社会性一情绪能力的发展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课堂和学校作为一个系统运行。课堂和学校是动态的、相互关联的系统。它们由教师、管理者、学校职员、学生及其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的特征所构成。课堂和学校系统的性质已成为众多研究的焦点,并成为旨在改善学生的社会性一情绪能力的干预项目的目标。在社会性一情绪能力干预项目影响学校系统的诸多方式中,效果最明显、最重要的是影响学校文化氛围。而学校文化氛围又直接影响学生一系列积极性发展结果,从学生的学业成绩到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