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21世纪,语言经济学研究在研究主题上 呈现多样化,方法和范式上也有新的尝试,研究领域 深入到语言与国际贸易、语言政策的成本收益分析 以及语言的传播扩散及消亡的经济学机理等多方面 内容,特别是ArielRubinstein等学者对语言结构、 语义以及语用策略等问题所进行的_系列博弈论研 究(Rubinstein,2000; Glazer & Rubinstein,2004, 2 0 0 6 ),为语言经济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 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语言经济学还关注经济学修辞学。经济学修辞 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出现而出现,以D. N. McCloskey为代表人物,主要 分析经济学理论的话语使用。Grin(1996,2003)曾 认为,经济学修辞学不同于语言经济学,前者在于分 析经济学语言的运用,因而不属于语言经济学范畴。 客观地说,二者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是,我们 认为经济学修辞学仍然是、或者可以是语言经济学 的内容,因为语言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就是经济理论与语言问题的相关性(Rubinstein,2000)。经 济学修辞学从修辞的角度来研究经济理论,实质上是对经济学的语言进行经济学分析。经济学本身的 语言使用也同样要遵循经济学的原则。McCloskey 更是套用莱昂内尔?罗宾斯经典的经济学定义认 为,“修辞是一种语言的经济学,它研究如何在人们 无法满足的倾听欲望下分配稀缺资源的手段”(M c- Closkey, 1985)。尤其是 Rubinstein(2000)对博弈 论的修辞也进行了讨论,这可以说是对McCloskey 研究的一种补充和支持。 总体而言,语言经济学及其相关研究目前大体 有五个取向:一是人力资本理论框架下的语言与经 济关系研究,如语言与收入、语言动态发展、语言政 策的经济学分析等传统语言经济学研究;二是用经 济学方法来分析语言的结构、现象及相关语言问题, 如Rubinstein等人所进行的语言结构、语义及语用 的博弈分析等;三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不同语言 本身的产生、演化;四是经济学语言的修辞,即以 McCloskey为代表的对经济学语言的研究;五是具 体研究语言产业、语言经济战略及其与经济增长的 关系。 二、语言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语言经济学于20世纪末正式传入中国。尽管 在此之前,国内学者也有一些关于语言与经济关系 的论著,但是显得零散、不成体系,也没有和国外语 言经济学研究接轨。直至1999年,许其潮(1999)首 次将“语言经济学”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初步介绍了 国外语言经济学观点和研究内容。 2001年黄少安教授开始在山东大学经济研究 院组织团队专门研究语言经济学。2003年山东大 学经济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尝试招收和培养语言经济 学方向的博士生,并且于2004年成立了我国第一 个专门的语言经济学研究所(现扩建为山东大学语 言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山东大学正式自主设置 了国内第一个语言经济学博士招生专业。2006年, 我国第_个语言经济学方向的博士生宁继鸣于山东 大学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为《汉语 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是 国内第一篇语言经济学应用的实证性研究成果,对 中国当前汉语国际推广及海外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 展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的 张卫国于200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语言的经济学分 析:_个初步框架》是国内第_篇对语言经济学理论 体系进行详尽和系统研究的博士论文,将语言的经 济维度划分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至今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黄少安教授 已经培养了 5位语言经济学的博士。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