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中国电影质量备受关注,电影作品缺乏人文关怀,一味追求游戏化,追求情节的惊险离奇,迎合观众的视觉感受,使电影变得肤浅无聊从而走进了死胡同,电影发展遭遇瓶颈。电影的生命力与核心价值在于电影的精神与灵魂,缺乏文学精神的电影撞不开观众的心门,文学是电影的基础,必须从文学中汲取精神营养,实现精神传承,按照电影美学特性的规律,进行电影的思想深度挖掘,使电影与文学思维在融合中获得艺术与市场上的双赢,方能找到电影的出路。 [关键词]电影核心价值;文学思维;艺术生命力 常常怀恋大学时看坝坝电影的感觉,每到周末,寝室里的同学好朋友约到一起,早早地端着独凳到广场占领最佳位置,等到天黑美美地享受一周一次的电影盛宴,坝坝电影的氛围就像梦一样,现在无论在多么高级的电影厅里都找不到那时的感觉了。其实,坝坝电影的吸引力除了怀旧情感的因素以外,最主要还是源于那些至今都记忆犹新的经典影片,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流传至今的美妙音乐以及深深刻入脑海的一幅幅画面,一切都还历历在目时时在记忆中闪现。这些美的东西会常常触动你的灵魂,引起你无限的思绪,并在你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影响你的人生,造就你的精神品格。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其间看了很多电影,但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伴随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影技术日新月异,电影却越来越没有吸引力,特别是国产电影,一年中难得出现几部好的影片。对于具有十几亿庞大数据的大国电影观众来讲确实是相当的悲哀,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面对当下国产电影如此萧条的景象,真是于心不忍且无限遗憾。 一、缺乏文学精神的电影撞不开观众的心门 先看看占领市场的所谓的商业电影,以赚钱为目的,狂热追求大众娱乐,想尽各种办法吸引观众的眼球,电影镜头很花哨,但观众的感受是过目就忘,没有一点印象,这类电影谈不上文化内涵与艺术质量。聪明的观众只可能被骗一次两次,以后再也不会花钱浪费时间在电影院了,很多电影爱好者的兴趣就是这样被深深地伤害了,热情的观众不仅没被吸引反而被这些毫无意义的片子赶出了电影院。电影发展到今天仿佛迷失了方向,市场越来越萎缩,观众越来越不满意,电影制片商也不满意,国内市场都无法占领,更不要说走向世界了。 影响电影艺术质量的根本原因是电影缺乏内涵,看不到对文化品格、文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照,从而根本性地局限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这实在是国产电影的症结所在。 电影作品缺乏人文关怀,一味追求游戏化,追求情节的惊险离奇,一味迎合观众的视觉感受,使电影变得肤浅无聊从而走进了死胡同。电影的属性决定了它的商业化特征,但在追求商业元素奇观效应的同时应该保留文学性,这个文学性就是除了景观之外还要有深度的精神的文化的品味和品质。电影在讲一个故事时应该有一些意蕴,表达某种独特的情感,或展现挖掘人性的一个新角度,如果缺乏对剧作本身内容、思想内涵、文学审美的深入开掘,必定造成很多电影过目就忘的惨剧。 电影制作最终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但电影的商业性、大众性与所追求的艺术品味、文学审美、思想内涵是没有冲突的,我们在很长时间内把大众文化视为一种等而下之的文化,认为它是恶俗的,把它与高档的追求区别开来,这就无异于把文学的大众性孤立了,其实文学的品位和深度完全可以在面向大众的情况下得到完成。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面向大众又朴实无华的经典电影,它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超乎想象的特技,但它所带来的震撼力可以在内心激荡许久,片中宣扬的仁爱,友善,正直的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在含蓄的表达中自然而然地与你的心灵交融,让你的心在天籁般的童声合唱音乐声中温暖感动净化。好莱坞的电影之所以在国际上具有那么大的影响力,那是因为它在实现了电影的奇观性和商业性的情况下,还关照了人类共同关注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与思想内涵。大家都看过的中国电影《十面埋伏》,景观已经做到无与伦比了,但它没有承载任何思想,没有深度可言,完全彻底的平面化,阐释不出任何的历史内涵,完全看不到人性的表情、历史的表情,像这样的电影现在人们已经厌倦,也就没有了市场。
二、电影的灵魂在于是否体现了影片的核心价值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