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目标责任制下的绩效问责与印象管理(2)

时间:2014-01-21 15:18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阎波 吴建南 点击:
其次,从绩效问责的内容来看,它强调乡镇政府的年度成果和产出,在目标责任书中无论是硬指标还是软指标都较少涉及过程指标[12]。追求数字化管理和排名是目标责任制的一个突出特征,大量指标都规定了乡镇政府应该完

  其次,从绩效问责的内容来看,它强调乡镇政府的年度成果和产出,在目标责任书中无论是“硬指标”还是“软指标”都较少涉及过程指标[12]。追求数字化管理和排名是目标责任制的一个突出特征,大量指标都规定了乡镇政府应该完成的具体数字。然而在众多的考核指标面前,乡镇政府会选择性地执行目标任务。对于那些“硬指标”尤其是“一票否决”指标,即使其未必出现在目标责任书中,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想方设法都要完成,因为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关系到乡镇政府在年终考核中的排名,更关系到乡镇主要领导的“面子”和“帽子”。这种认识已经演化成为目标责任制实施过程中的“零规则”,即乡镇政府必须服从上级政府强制下达的绩效需求,“要什么就给什么”。换言之,这种问责机制已经从结果导向的问责转换为规则导向的问责或服从问责,对绩效的追求成为手段而非目标,出现了本末倒置。
  二、印象管理:乡镇政府领导的理性回应
  这3个方面的特征——结构特征、流程特征和匹配特征,共同反映出在目标责任制情境下乡镇政府面临的绩效问责机制充满了矛盾。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从中感知到的是来自上级、下级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角色期望,即“千条线”和“一根针”,以及自己无法有效“扮演”角色时将可能面临的惩罚性后果。前文的分析说明,目标责任制情境下的绩效问责机制在结构和实施过程方面存在冲突,且其问责载体和内容都存在预期定位和实际效果不匹配的特征,这些给乡镇政府领导完成目标任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地方政治舞台上,如果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无法按照绩效问责机制充满矛盾的游戏规则完成“表演”,就不得不面临“下台”的结局。为了扮演好特定的角色,维持执政的合法性以及在与其他乡镇政府领导的竞争中争取到上级分配的资源,乡镇政府对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必须适应绩效问责机制的矛盾,做出理性而恰当的回应。
  对于组织而言,印象管理是指展示预期的形象以试图影响特定受众对组织的感知,是管理者用来获得合法性和资源的手段[13]。大量研究表明,面对外部约束产生的压力,依赖于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资源的组织领导会采用特定的印象管理策略向对方展示可信而合法的形象,以获得所需要的合法性和资源[14]。在中国,“耻感文化”强调个人应关注如何使别人对自己产生或维持“好印象”,大多数人都非常注意维护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中国的基层政府面对着一个“熟人社会”,印象不仅与个人身份有关,更决定了个人在人际互动过程中能够获得的资源多少,人们就需要通过“做戏”来塑造“面子”[15]——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份、地位和权威,更是基层干部完成目标任务的必要条件。
  在目标责任制情境下,乡镇政府领导围绕考核及其结果的印象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自我呈现、率先垂范和请求帮助等三类。体现乡镇政府绩效责任的年度目标被分解为各种刚性的“硬指标”和具有弹性的“软指标”,而实际责任承担者的任务完成能力又有高低之分。参考以往研究所使用的归纳法并结合作者实地访谈的情况,乡镇政府领导主要会采取三类应对绩效问责的印象管理策略:当乡镇政府领导面对能够完成且具有刚性要求的目标任务时,会以率先垂范的方式展示其执行力和对上级的忠诚;当乡镇政府领导面对不易完成但具有一定弹性的目标任务时,会以自我呈现的方式展示自身的竞争力和优势;当乡镇政府领导面对一些很难完成而又难以操纵的任务时,会以请求帮助的方式打动上级领导,从而给自己留下退路、避免惩罚性的后果。从前文对绩效问责机制的分析来看,这三类印象管理行为都是乡镇政府领导理性选择的结果。
  印象管理是乡镇政府领导在应对“向上负责”的绩效问责机制时管理艺术的体现。当面对目标责任合同中那些相对弹性的“软指标”时,如果汇报策略得当,上级给出的“印象分”就会较高,因而乡镇政府领导会以丰富的自我呈现手段展示自己的能力。当他们有能力完成特定的目标任务时,会选择正面宣传,而当不具备完成某些目标任务的能力时则会有技巧地操纵数据,以求“看上去很美”,这种“官出数字”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正面宣传的“运作”和操纵数字的“注水”两类行为往往同时为乡镇政府领导所采用。另一方面,乡镇政府与上级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合同中还有一些“硬指标”,仅仅依靠自我呈现并不能确保乡镇政府领导获得预期的形象。当他们有能力完成这些目标任务时,会表现地很积极、主动、服从,率先垂范,用“功劳”赢得上级的尊重;当他们认识到难以完成目标任务时,会想尽办法向上级请求帮助,用“苦劳”赢得一定程度上的谅解。
  首先,率先垂范指的是乡镇政府领导在上级面前表现出服从决策和积极完成目标任务的姿态。科层体制下的乡镇政府领导作为县级政府的代理者,有义务履行委托者赋予的职责,即按照上级目标责任考核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这在现实中常被理解为一种政治要求,所对应考核指标的弹性较差,即硬性规定的目标任务。张静发现模范执行上级旨意的基层干部往往得到提拔,他们能够给人以模范和道德品质好的印象[16],这正是率先垂范的作用所在。在目标责任制情境下,乡镇政府领导的率先垂范是一种对上的管理策略,其目的在于改变对目标责任考核结果拥有绝对控制权的上级所形成的印象。
  其次,自我呈现是乡镇政府领导向上级展示高绩效以获得认可的活动。这些代理者要在晋升“政治锦标赛”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取得理想的考核结果,他们为此向上级展示其竞争力,即“创造政绩的能力”——乡镇政府领导会主动选择完成那些上级重视的、与个人政绩相一致的任务,同时向上级积极展示,以争取获得理想的考核结果。自我呈现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适度包装”是乡镇政府领导及其上级都惯常采用的方式。究竟“包装”到何种程度上才算“适度”取决于乡镇政府的能力,当其基本能够完成任务时会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而当其难以完成任务时则会选择操纵数字、虚报瞒报。
  再者,请求帮助指的是乡镇政府领导积极寻求上级政府对自己工作实际环境的了解,以避免考核结果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乡镇政府领导是当地的“经营者”,在任务压力大而资源禀赋匮乏的条件下,深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和“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请求帮助成为其常用的印象管理手段。当面对一些完全无法完成而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时,他们会请求上级的支援,用“诉苦”等方式感染上级领导。其逻辑在于:“我早已经向你表明了我的难处,不是我不想完成任务,是我没有这个能力完成任务,反正到时没完成任务你也不能太怪我”。在这种情况下,要么上级给予下级一定的援助和支持,要么就对下级“开绿灯”,因而这种印象管理策略能够起到“以退为进”的作用。如果乡镇政府领导不这样做,在面对硬性的目标任务时就失去了回旋余地而面临着惩罚性的后果。
  在一般情境下,逢迎讨好和胁迫威慑也是常见的印象管理行为,然而在目标责任制情境下,它们较少在乡镇政府领导应对绩效问责的印象管理行为中出现。一方面,逢迎讨好也是一种旨在感染受众的印象管理行为,行动者出于自利的目的,主动采取恩惠、奉承、意见遵从等方式取悦他人,常常还伴随着礼物、宴请和惠赠,甚至包括贿赂。对于乡镇政府领导而言,对上级的逢迎讨好是一种必要的人际沟通技术,但这种活动与应对目标责任制并无直接联系,即使自己不需要完成责任目标也需要与上级领导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正如杨美惠(2009)所指出的,种种逢迎讨好的行为深深根植于中国社会的“报”与人情文化之中[17]。而且,科层组织中的逢迎讨好行为往往是隐秘而艺术的,上级领导并不愿意看到下级以过于露骨的方式公开地逢迎讨好自己,上下级当事双方一般对这种活动都讳莫如深。
  另一方面,由于乡镇政府位于国家科层体系的末端,乡镇政府领导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与处于相对强势的上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博弈过程中,除非打算放弃自己的仕途,否则很少会采取带有较强风险的胁迫威慑行为。退一步说,由于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即使乡镇政府领导对上级目标责任考核过程中的指令要求存在不满,轻易也不会在公开场合发难,让上级“下不了台”,而代之以委婉地、迂回地策略性表达。事实上,拥有国家授权的乡镇政府领导熟悉正式权力运作的规则,也同样熟悉如何在正式规则的约束下灵活运用“关系”等非正式的政治技术。如果上级领导认为下级在胁迫威慑自己,那么就会沦为“叛逆”,为当地官场所不容,以往研究也极少发现乡镇政府领导应对上级的胁迫威慑行为。
  三、小结与启示
  处于国家行政“神经末梢”的乡镇政府是当今行政体系在农村承担公共责任最大的一级政权,为公民日常生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承担着较多的财政支出责任。从本文的分析来看,处于目标责任制情境下的乡镇政府面临着充满矛盾的制度设计:在结构特征方面,“向上负责”的绩效问责机制与下级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之间存在冲突;在过程特征方面,绩效问责机制的运行过程存在着目标冲突、财力—事责冲突、实绩—关系冲突和个人—组织冲突;在匹配特征方面,绩效问责的载体和内容存在预期定位和实际效果的不匹配。为了应对这种充满矛盾的绩效问责,乡镇政府领导采用自我呈现、率先垂范和请求帮助等印象管理策略,以塑造恰当的形象来获得所需要的合法性和资源。这些发现的启示在于以下几方面。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