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市场形势 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而就业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最终目的,就业不仅关系到艺术设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和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大批外资设计团队进入国内参与市场竞争。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普及化发展,包括各种形式的设计培训机构的产生,这些使得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就业时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已成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改革不可回避的焦点问题。 二、就业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的增大及艺术设计专业的日益成熟,对未来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范围、内容及要求也越来越广。总结起来对在校期间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大学生设计理论的强化; 3.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加强; 4.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增强。 三、就业背景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引入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一方面要求教师顺应市场形势找准授课方向,传授学生必备的知识、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技巧,增强学生日后就业时所应具备的能力。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学习者如何学习的理论。首先,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这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是截然不同的。它强调学生是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完善的主体,是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者,是在教师的引领下,以自己发现、查询为主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这种教学理念在艺术设计教学课堂中的提出,可以使大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中所感兴趣的内容,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将其转换为学习的动力。 其次, 建构主义强调创设情境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应在与现实情况类似或基本一致的情境中发生。即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造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探讨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参与竞赛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从而增强多种形式的参与机会,以提供掌握各方面知识的方法与途径,把课堂、校内、校外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同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到全面、个性的发展。 最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在合作情境中,学生有机会与他人分享经验,交流彼此的观点,以便于接触新的观点及方法,全方位增加思考的方向,从而达到设计思路的开拓,扩展各自的理解能力。这些都是他们在独自学习时所得不到的,也为其日后就业参与团队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所形成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模式、认知学教学模式、随机访取教学模式等。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