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画卷中流淌出的音符

时间:2014-01-07 16:31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臧美莹 点击:
在艺术领域中,美术和音乐这两种艺术形式是众所周知的,也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虽然同为艺术,但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获得审美体验的方式却不同。那么,绘画作品中怎么可能存在音乐性呢?实际上,绘画作品中的音乐性是一种欣赏者主观的感受,能够产生这种感受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中,强调了“联系”这一观点,其主要内容在于万物内部以及互相之间的诸多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艺术也是如此,也有艺术理论家提出了“艺术都是相通的”这样一种理论。实际上,在绘画作品中体现出的音乐性是一种感性的、主观的欣赏者对画面的一种理解和感觉。要达到这样一种审美体验,需要欣赏者有一定的音乐、美术理论或实践基础。
  一、绘画与音乐的相似、共通
  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所作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这组套曲是作曲家在参观完好友的个人画展后有感而发所作的。其中《侏儒》所表现的就是画面中一个小小的侏儒迈着扭曲畸形的双腿笨重地走路,这时的音乐紧张而怪诞,充分表露了侏儒紧张、绝望的心情。这个例子很好地反映了绘画与音乐的共通性。共通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和谐。这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具备的核心精神,缺乏了和谐,即便是再有创意、有新意的创作,也只能吸引一部分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欣赏,而难以持续恒久;第二,层次。这里的层次所指的是画面当中的远近深浅和情节的由远至近,以及音乐当中的高低起伏和器乐搭配。以交响乐为例,为了表达主题,交响乐会以某一小段曲调作为整组交响乐的主题调,并着重强调这一曲调。绘画作品中,由远及近的景物和人物高低错落于画面之中,这样一种层次感与交响乐中的层次不尽相同;最后所要强调的是,之所以欣赏者能够在具备一定音乐、美术素养的基础上通过音乐欣赏绘画作品,因为音乐也具有一定的画面感。有时我们在欣赏某个优秀的音乐作品时,头脑中根据音乐的跌宕起伏联想出一些和乐曲主题有关的画面,这更证明了音乐与绘画的不可忽略的相似、共通性。
  二、如何捕捉绘画作品中的音乐性
  1.观察构图
  通常说绘画作品的成败,一半是由构图来决定。从构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画面的气氛是紧张还是愉悦,张扬还是深沉,宁静还是喧闹,相对在脑海中产生的,也必然是与画面相符合的曲式、音调。
  2.观察色彩
  在美术作品中,色彩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这种色彩,运用于音乐中就是忽高忽低的音调与乐器的搭配。比如在威廉·怀尔德的绘画作品《威尼斯科伦加》中,清新、明丽的蓝和柠檬黄是这幅绘画作品的主调,而在音乐作品中,扬琴、长笛、双簧管、小提琴等乐器的音色就可以表现出这些色彩。
  3.笔触
  如果说构图是绘画作品的骨骼,色彩是绘画作品的血液,那笔触一定就是绘画作品的皮肉了。在康定斯基的作品《抽象形式》当中,笔触张扬而又富有活力,这让我们想起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爵士乐。爵士乐中乔治·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与康定斯基的作品虽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可以带给人们相似的感觉,个性、悠扬、活力与欢快。置身其中的我们好像不是在欣赏艺术作品,而是在欣赏艺术家创作时的那种快乐与激情。
  三、了解绘画作品中音乐性的目的与意义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