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稿中对动物的外形特点进行了有效的变形和夸张(如图2),为达到表演的自由,对动画角色四肢的造型进行处理,但是感觉整体的角色造型风格还不够“儿童”。孩童的外形和成年人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肢体的结构比例。成年人的整体高度一般为头部长度的7.5倍。而孩童的整体高度一般为头部长度的2—3倍。在造型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将这一特点夸张和放大,所以一般大多数造型都是头部体积大于身体,这种“头重脚轻”的设计特点反而突出了孩童身体结构的特色。孩童特点的角色面部设计要突出“童真”气质。在复稿中的角色设计面部的五官分配位置较为平均,头部与身体比例关系没有处理完美,没有特点,需要进一步调整。 角色设计每一步都是递进的关系(如图3),定稿在针对头身的比例关系和面部特点调整后,角色在造型特点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物体结构简单明了,没有复杂元素,造型突出了每个动物的外貌特点,体现了其趣味性。在五官设计上进行了夸张处理,给角色表情变化准备了更为广阔的表演空间。 (二)人物角色设计 根据剧情内容,影片里的人物角色分为三个等级:雇佣兵、参谋长、将军。雇佣兵的外形设计因其职能属性有“雷同”的特点。在人类世界里雇佣兵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制造能源和搬运垃圾,单一职能使得雇佣兵的特色并不需要过于明显,不然会影响人物的层级关系。将军的造型采用了“上宽下窄”的倒梯形造型,浓密的胡须配合炯炯有神的双眼,流露着领袖的气质。参谋长的设计则稍显“病态”,邪恶的眼神、稀疏的牙齿以及秃头的设计,典型的反派角色。 (三)角色衍生产品的设计 玩偶是最早的实体类周边产品,通过毛绒娃娃或者充气式娃娃体现原创动漫形象的精、气、神、行,这类玩偶制作工艺相对简单,适宜儿童玩耍,而且接近动漫原创形象,受众较为广泛,成为动漫周边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首选开发项目。③动画作品创作的精髓一方面是以动画叙事情节文化内涵赋予动画形象,让受众喜欢并接受。另一个方面动画形象可以通过形象授权的衍生产品进入市场提升其附加值,成为消费符号。在动画片《趣味十二生肖》中,学生通过尝试研究,对角色三视图进行解构,用毛绒布偶形式将角色形象产品化,每个动物的大小控制在25厘米左右,结合剧情体现角色特征的同时,根据布艺的特性进行了二度设计,达到了非常完美的效果。 二、角色个性设计 角色设计不仅包括外形设计,还应包括角色的个性设计。角色的个性基调能直接影响到其造型设计。一部优秀的动漫作品,需要众多特性各异的虚拟角色进行交叉表演,使剧情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从《功夫熊猫》憨傻可爱的熊猫徒弟,到老当益壮的浣熊师傅,再到走火入魔的云豹大反派,每个角色的外形、服饰、表情变化和语言对白都各具特色。因此,动画片中不同角色是分别承担着影片不同剧情发展需要的。 (一)动作表情设计 影片中有正面角色就一定会有反面角色来与之抗衡,这样影片的故事情节才能在屡次激烈的矛盾中精彩地进行。在《趣味十二生肖》的故事中,由于人类生产高耗能的能源产品而产生大量有毒能源垃圾,并将不能处理的有毒残留物抛向了动物世界。创作人员把人类设计成反派角色,因此人类表情设计难度较大。如何在千篇一律的人物造型中突出各个人物的特性?要把动作表情设计作为突破口。依据职能特点,雇佣兵群本身具有“奴隶”的特点,表情不需要过多的思维变化。在表情动画上只有口形的简单变化,面部表演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弱化。影片对参谋长的动作表情刻画较多,因需要永远保持居高临下的注视角度,极力体现自己在人类阵营里的控制权。将军的表情设计则强调了“稳”和“忧”的特点,作为影片中人类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展示出一副不容侵犯、霸气十足的特性,动作速度都以“稳”的特点出现。在表情设计上,将军需要忧虑、担心和恐惧这些特殊表情,因牵挂着环境灾害严重的地球家园,所以这种特殊表情的设计伴随着胡须、眉毛颤抖等能强化整体表演的感染力。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