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指设计师对动画片中角色的外观造型及其个性进行创意设计。动画角色造型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视觉符号,同时也能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艺术趣味。①作为动画生命形式进行活动表演主体的角色设计,动画形象通过设计师对角色的造型语言分析,将其外化成可视形象,因其形象性格各异、简洁、活泼,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而寓教于乐,它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从美国早期《威廉号汽艇》的米老鼠造型,到近几年来的《狮子王》《海底总动员》《功夫熊猫》等动画作品,可以看出美国动画片主要是以动物为造型主角,趣味性成为美国动画电影设计的趋势。与之相较,国产动画片的早期作品如《半夜鸡叫》《草原英雄小姐妹》《小蝌蚪找妈妈》等优秀动画片曾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尤其是《大闹天宫》的美猴王造型,其富有中国特色艺术语言的造型设计,形象经典,内容鲜活。可是近年来国产动画片在角色造型与题材主题等方面,在创作中由于长期局限于“用动画来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逐渐呈现出主题表现不确定,形象趣味性不足,大量使用成人语气,文化内涵表现与传统文化相违背。因此,动画角色造型作为动画片贯穿故事始终的依托和动画衍生商业产品的主体,要赢回市场占有份额,需要在造型设计上体现精神内核,赋予作品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以《趣味十二生肖》②原创动画作品为例,从角色的外形和个性两方面来谈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 《趣味十二生肖》是一部二维与三维相结合的原创动画片,是湖南省第一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优秀结题成果。本部短片一共有三集,由长沙学院动画工作室出品,学生自主完成。剧情设定以环保为主题的系列动画,本片的角色设定有动物和人物,影片讲述了12个可爱的动物如何为保卫家园历经种种磨难,最终完成拯救家园的使命。 一、角色外形设计 (一)二维动画角色的外形设计 角色外形的视觉风格往往是根据该动画的观众定位来决定的。由于《趣味十二生肖》的观众定位是5~12岁儿童,所以在外形设计上采用了较为可爱的卡通美术风格。用卡通造型设计手法来获得少年儿童的青睐,观众一旦对影片的角色造型产生兴趣,那么导演所要传达的影片理念也能通过影片角色轻而易举地传递给观众。“卡通”(Cartoon)本身具有多种含义,是归纳、夸张、变形的造型手法,但又与“写实”风格不同的图形处理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造型简约,再复杂的对象也能通过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概括。 主创人员在前期美术设计阶段收集了大量的动物简笔画资料。简笔画通过提取客观形象最突出的特点,以简洁大方的笔法,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来进行绘制,属于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绘画。动画的角色外形设计在造型简约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动画的“可动性”,如果过分强调图形设计上的简约,而导致所设计的动画形象“可动性”低是不可行的。“可动性”是指动画角色为了影片剧情需要所应做出的肢体表演。在迪士尼以往的经典动画作品中,角色夸张的肢体表演往往是影片的魅力所在。在本片中动物的造型设计进行了多次定稿。(如图1)虽然角色造型简约,但“泥娃娃”般僵硬的身体很难做出夸张搞笑的动作演出,从而降低了角色的综合趣味。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