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高校工会组织的工作方式需要更加灵活、自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由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特别是近十年来高校的发展阶段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从数量的扩张转向质量效益的提高。与此相适应,当前高校工会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需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需要继承以前的好方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联系教职工,传统节日发放米和油等福利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幸福感;另一方面要注意对教职工的利益需求作深层次思考和研究,改进工作方法,使高校工会组织的工作方式更加灵活、自主。 二、完善我国高校工会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是创新高校工会组织机制,积极吸纳非事业编制人员入会,扩大高校教职工参加工会的比例。高校工会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教职工进行分类,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教职工的入会率。如对劳务派遣人员和非全日制用工人员可以结合其他用人主体,通过协调使之参加其他行业工会。高校工会组织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和工作方法,依据《工会法》的规定和立法精神,创新入会形式和会员管理模式,积极吸收临时合同聘用人员入会,同时对会员进行差别化管理。 二是从法律上明确校级工会主体地位问题,确认工会组织主体身份。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校级工会完全具备法人的条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在我国,企业法人可以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颁发的法人营业执照来明确法人地位,但校级工会怎样明确法人主体地位目前在法律规定上出现了空白,法律应对校级工会组织的法人性予以明确规定或者明确规定法人性的确认机关。校级工会何种情况下是否有权代位参加诉讼以维护职工利益、到底以法人身份主体还是其他组织身份参加诉讼应该由法律进行明确规定。 三是因时因势调整高校工会组织的维权服务内容。例如在高校体制改革中,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将会对教职工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工资定位,工资是教职工生活的主要来源,是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赖以生存的根本,是高校劳动关系的核心。高校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教师群众组织、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作为广大教职工的娘家人应依法代表职工与高校、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积极沟通和协商,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反映教职工的呼声和要求,积极参与到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制定及完善活动中,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四是相关各方加强协作,合力推进高校工会体系建设。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工会体系建设改革也势在必行,但高校工会体系的建设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财税、政治、法律等多个方面,各相关部门应共同研究,分清职责,相互配合,乘高校改革东风,积极推动高校工会体系建设改革。高校工会工作的完善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例如需要工会积极参与的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单凭工会自身力量难以完成,需要党的领导、政府的支持,同时也需要职工参与的实践调研,发挥工会的代表作用,联合有关各方社会力量,可以共同促进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落实。工会的工作方式可以更加灵活、自主,不仅重视对教职工维权的事前预防工作,积极参与到高校的决策、工资集体协商、规章制度的制定中,而且要重视个案参与,在发生劳动人事争议时,积极进行劳动人事争议的调解,努力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对工会组织来说,紧紧围绕工会的基本职责,更加灵活、自主地以实际行动促进工会体系建设。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