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网小编回答: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本身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正是这些知识经验的总和构成了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建构知识意义时的主体方面的情境。这里参考郑太年先生的提法,将其称为“主体情境”,以凸显学习者作为知识建构主体的地位。 在写作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同样需要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情境,找到学生学习的经验起点。因此,我们要根据写作学习本身的特点,分析主体情境中各种组成因素。 希洛克提出有效写作至少需要四类知识,分别是关于所写内容的知识、关于内容处理的程序性知识、语篇结构知识(包括隐藏在各类写作如故事,辩论中的图式,句法、标点和用法的规范)以及写一篇特定类型文章的程序性知识。伯恩斯认为,要实现写作的意图和目的,写作者需要运用主题、读者、体裁风格和语言四种类型的知识。章熊认为,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内容”方面的能力。这部分的能力又分为“中心”和“材料”两个方面。写一篇文章,作者应该具备确立中心、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处理材料的能力。(2)“结构”方面的能力。结构能力分为“条理性”和“技巧性”两个方面。写一篇文章,作者应该具备写得条理清楚、结构完整、集中的能力。(3)“语言”方面的能力。语言能力分为三个层级,初级为“规范、连贯”,中级为“流畅”,高级是“凝练、灵活、得体”。 我们可以将他们的主张进行适当的整合。希洛克的“所写内容的知识”、伯恩斯的“主题知识”的一部分可以整合为“写作内容的背景经验”。这里的“经验”包括知识。为了叙述方便,本文在上下文清晰的情况下,通常将知识经验统称为“经验”。 希洛克的“关于内容处理的程序性知识”、伯恩斯的“主题知识”的另一部分以及章熊的“内容方面的能力”可以整合为“写作内容的生成经验”。 希洛克的“语篇结构知识”的一部分(隐藏在各类写作如故事、辩论中的图式)和章熊的“结构方面的能力”可以整合为“写作结构经验”。 希洛克的“写一篇特定类型文章的程序性知识”和伯恩斯的“体裁风格知识”可以整合为“写作文体经验”。 希洛克的“语篇结构知识”的一部分(句法、标点和用法的规范)、伯恩斯的“语言知识”以及章熊的“语言方面的能力”可以整合为“写作语言经验”。 伯恩斯关于“读者”的知识单列为“关于读者的经验”。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关于读者的经验”、“写作内容背景经验”、“写作内容生成经验”、“写作体式经验”、“写作结构经验”和“写作语言经验”几个方面来分析学生的主体情境。但从大的方面来看,缺少了学生“写作兴趣”这一因素,这显然是不能忽视的。在写作的功能方面仅有“关于读者的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补充“关于写作目的的经验”。 综合起来,我们在设计写作学习任务时需要分析学习者主体情境中的以下因素:写作兴趣、写作内容背景经验、关于读者和目的的经验、写作内容生成经验、写作结构经验、写作语言经验和写作文体经验。其中写作兴趣、写作内容背景经验为完成写作的条件因素,前者为动力性条件,后者为前提性条件。关于读者和目的的经验、写作内容生成经验、写作结构经验、写作语言经验和写作文体经验可以并称为表达经验,它们是学生进行写作学习的知识、技能和策略方面的起点。 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在对写作学习活动主体情境的组成因素进行分析时,可以考虑从写作兴趣、写作内容背景经验和表达经验三个方面入手,参照上述多种观点逐渐深化和细化。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