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替代还是促进了出口?利用数据匹配法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工业企业找到可供比较的对照组,运用倍差法。经过检验发现:第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企业出口;第二,与其它投资动机相比,商贸服务类投资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第三,与其它东道国相比,投资高收入国家的“出口效应”最为明显;第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先上升后下降,呈现倒“”型;第五,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出口的深度边际,也扩展了出口的广度边际。通过微观数据检验,深化了对该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出口,马氏距离匹配,倍差法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备受关注。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和存量的和,分列全球第位和第位。伴随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企业实力增强,我国企业正全方位融入国际市场和参与全球竞争。截止年底共有约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万家分布在全球个国家(地区)。
国际直接投资是替代还是促进了母国出口一直是该领域的热点话题。在我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背景下我们自然要问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替代还是促进了企业出口呢?因此核心问题是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还是替代了企业出口?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主体。基于利润最大化,水平型直接投资的企业在出口和直接投资之间权衡决策,而垂直型直接投资的企业则根据要素成本在不同国家布局生产。传统理论预期水平型直接投资替代了出口,垂直型直接投资促进了出口。我国是后发型经济体,企业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才刚刚起步。因此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可转移所有权优势”并不明显。所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自身特点。据商务部统计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四种动机,分别为商贸服务、当地生产和销售、技术研发和资源开发。上述投资动机具有后发型经济体的明显特征。这也是我国企业依据自身优势参与全球竞争的特定表现。因此用传统水平或垂直型直接投资来界定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是不恰当的。例如,我国企业的商贸服务类直接投资是为了开拓贸易、进出口服务、原料和配件采购及产品宣传等。这类投资不需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外籍员工雇佣。它既不是水平型也不是垂直型投资。但是该类型直接投资降低了企业出口成本扩大了企业出口。
同样,其它三类投资都具有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色。总之,用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可能不足以解释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因此,在我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背景下,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现实政策意义。
二、文献回顾
国际直接投资是替代还是促进了出口?这是该领域的热点话题。早期局部均衡模型认为是对贸易的替代。这从发达国家之间的来看是显而易见的。
分析表明出口面临高昂的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但无需承担在外国生产的固定成本,而降低了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但必须承担在国外生产的固定成本。因此当国外市场规模足够大时企业通常选择而不是出口。所以,替代了出口。然而从实证文献看,利用美国外向数据和对东道国出口数据进行了检验。他们发现美国外向与对东道国出口显著正相关而不是理论预期的负相关。但是,认为的检验存在严重内生性问题。他们利用相同数据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后发现美国外向与出口是负相关的。认为外向引致的双向贸易流动可能是最终产品也可能是中间投人品。
如果外向是在东道国生产最终产品,则减少了母国对东道国出口。这种外向就是贸易替代的。如果外向生产的最终产品需要从母国进口大量中间产品,则增加了母国对东道国出口。
这种外向就是贸易促进的。利用日本在美国的产品层面和出口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他发现日本对美国的投资增加了日本对美国的中间产品出口,却减少了最终产品出口。和分别利用日本企业数据和美国行业数据都发现了类似证据。从欧洲国家来看利用瑞典外向与出口数据研究了瑞典的国外生产和出口增长问题。他们发现除个别行业外向与出口负相关外,其它行业都存在正向关系。利用法国数据研究了法国外向与净出口的关系。他们发现无论在国家还是行业层面法国外向和出口都是互补的。利用法国企业数据进行了类似研究。他们发现无论法国企业投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传统理论预测水平型替代了出口,而垂直型促进了出口。然而实证文献的检验结果并不与传统理论预期完全一致。这可能说明外向与母国出口不是简单替代或互补关系。
认为外向与母国对东道国出口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贸易形式,如果是最终产品贸易则替代了母国出口,如果是中间产品贸易则促进了母国出口,如果既有最终产品又有中间产品贸易则它们的关系是不确定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大量增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也得到部分国内学者关注。发现我国外向与贸易存在互补关系。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显著进出口创造效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利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结构的影响。她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影响了贸易结构。因此从国内研究来看,目前文献都是从宏观层面探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的影响。我们知道宏观加总数据可能存在测量偏差和遗漏变量问题,因而实证检验的结果往往是有偏的。认为用宏观数据很难避免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因而内生性问题比较严重。再者宏观数据不能刻画微观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确切影响。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取决于微观企业行为,因此从微观企业角度来研究该问题将更加直接和准确。此外,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无论是投资动机还是生产率都存在较大异质性。所以,从微观企业角度来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以期望深化对该问题的认识。
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出口的机理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后通过何种机制影响企业出口呢?根据以往文献,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取决于投资类型(水平型或垂直型)、企业投资动机(市场寻求、效率改进、技术寻求、资源寻求等)和东道国收人等因素。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按照投资动机分主要有四类,即商贸服务、当地生产和销售、技术研发和资源开发。本文依据我国企业特性分别从这四方面来分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