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以看出,教育软件的发展,有赖于深入具 体学科,做好用好教学软件。我们是仅仅作了中学数 学的尝试,教育技术界的精英们也都纷纷开始了深入 学科的尝试,像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深入研究 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华南师范大学的李克 东教授也先后研究了小学语文、初中数学的教育技 术。这些都是深入学科的研究案例,相信不久就会有 好的研究结果出现。
(三)课程与技术整合
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 尤其是教育教学这样复杂的活动更是如此。当课程与 技术有效整合后,给广大师生带来了方便。本来要做 的事,现在做省力省时;原来想到做不到的事,现在能 够做到;原来想不到不敢想的事,现在创造出来了。老 师带领学生,用计算机做数学,学数学,学与玩结合起 来了。[9]
五、教育软件深入学科的启示:教 育技术研究深入学科大有可为教育技术研究深入学科有多方面的工作可做。
(一)深入学科明方向
在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制定过程中,有专家提出, 教育技术的发展有赖于深入学科、博采众长、自主创 新、讲求实效。
(1)深入学科为教育理论谋创新
很多人认为,要采用现代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技 术学科的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 的,还没有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一切都是摸着石头 过河,只有经过未来若干年之后才能知道理论正确与否。教育技术无论受哪1个流派理论的指导都不可避 免具有局限性,所以要结合各派理论的精华,用在教 育信息化的实践中,博采众长。颇为流行的建构主义 推行的方法有时难免机械、不灵活,没有考虑具体的 老师情况和学生状况,大家都很疲倦。现在中国的教 育技术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要建立适合中国 国情的教育技术,就要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自主创 新,自主创新来源于深入学科、讲求实效、创新理论。 深入学科,才会和一线教师有共同的语言,做好同一 件事情,才有可能发展有用的理论,譬如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教育软件的开 发理论基础、教育软件的效能评测研究等等。
(2)深入学科为教育技术学谋方向
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下面的二级学科,在中国 有30年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推动我国教育技术迅猛 发展,已经开辟了很多的研究方向,譬如现代教育技术 理论、远程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育资源开 发与管理等,但这些方向之间的联系还不是那么紧密。 深入学科就像是一根线,串起了许多研究的明珠,定会 取得一些新的成果。中国有很多的学科,不同的学科、 不同的阶段又有不同的规律和内容。小学语文、中学语 文、大学语文,教法和学法是不一样的,这种规律值得 研究。如果一个地区专门搞好一个学科的教育技术研 究,在全国合理分布各个学科研究点,那么全国的教育 技术研究就会活跃起来,取得成果也就指日可待了。如 此,十年之后的景象肯定是焕然_新了。
(3)深入学科为教育软件谋发展
一说起软件,一般人总是提起微软、英特尔等国外 的大公司。国内的软件公司明显比不起国外的大公司, 经常在电视、电影镜头里看到国外很多专业的软件,效 果很好,而我们国内本土的知名软件屈指可数。各行各 业都应当有自已的专业软件,教育行业也应当如此。各 个学科由于知识体系与特点不同,因此必须要有专业 学科软件。譬如,美国的几何画板,在中国已经流行了 很多年,做了很多数学课件,在平常课堂或是公开课上 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中国的超级画板,后来者居上, 功能比之更强,然而受惯性思维的影响,认为外国的软 件就比中国的好,市场占有率远不如美国的几何画板。 超级画板有待于有志从事教育技术事业的学生去掌 握。目前,已经有华中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几所高校 开设了“动态几何”课程,专门学习使用和研究超级画 板辅助数学教育,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效果。这些掌握有 -定实践技能的学生就业时明显更具有优势。
(4)深入学科为学生谋就业
尽管教育技术学专业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然而 _些在校生对自己在毕业以后到底能够做什么工作 还比较迷茫,没有清晰的职业定位。许多教育技术专 业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感到不满意,甚至有的学生 找不到工作,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 毕业生是如此。[10]在教育技术界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 话:“搞理论搞不过学教育学的,搞技术搞不过学计算 机的。”很多中小学宁愿要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也不 愿意要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成为教育技术学本 科生、研究生的困惑,使得学生就业无所适从。他们的 出路在哪里?如果能够深入学科,掌握主流的学科教 学软件,能够用其制作课件,辅助一线教师教学与培 训,进行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必定能受到中 小学的欢迎。掌握了实在的本领,在找工作时就会信 心满怀,能够在教育战线上施展自己的才能了。
(二)深入学科要做事
深入学科,有很多事情可做:
(1)深入学科,可以做学科专业教学研究工作
教育学中有教学论,那是普适性的理论与方法,是一种宏观的指导方法,没有针对具体一个学科提出 系统的论述。有的人理论水平高,善于作研究,那么可 以从具体学科入手,从教育技术应用得好的地方进行 观察研究,总结经验,提炼理论,譬如语文教学方法 论、数学教学方法论。
(2)深入学科,为教育技术做实实在的事情
举个例子,电影是一种播放和展现工具,但是不同 的电影导演制作出来的电影水平可就大不相同了。同 样,教育软件是客观的,不同的老师使用会有不同的效 果。在教学活动中怎么使用教育技术,是有很多可以研 究的地方。现代信息技术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完成各种 需要,但是只有深入学科才能发掘出真正的需求。结合 学科,深入一线,才能大有可为。深入学科,才能了解传 统与现状,优秀的教育传统是要保持、继承和发扬光大 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其存在的道理,不了解它,就无 法继承和改进传统方式,就无法做到有效的创新。现代 教育技术是一座桥梁,一边是传统教育,另一边是现代 教育。要架好这座桥梁,就要了解两边的情况,不了解 传统教育,就无法很好地过渡到现代教育。如果闭门造 车,不深入学科,就不了解老师们是如何教的,是如何 使用教育技术的。教学上各个学科的共性不能违背,具 体学科的个性发展更要丰富多彩。共性的,是大家都容 易知道的。不深入学科,则无法发展个性。只有深入学 科,才能够检验理论、丰富理论、发展理论。
(3)深入学科,可以研发专业的教育软件譬如,会搞信息技术开发的,潜下心来,花几年功 夫做了个语文或数学教育软件,还有很多数字化教学 资源需要开发和建设,都可以去做。像南京金华科软件 有限公司出品的“仿真实验室”系列软件,就是依据各 个基础学科开发的,如化学、物理等,有交互性和智能 性。还有动态几何软件和符号计算软件在教育上的成 功应用,说明专业学科软件是有助于辅助教学的。[11]其 他学科也应当研发类似的专业软件。这些软件对比国 外,还需要建立自己的丰富资源库,提供后续服务的网 站,能够及时解答用户在使用过程的一些问题,必然会 受到使用者的欢迎。现在很多的教学资源库要么是通 用的数据库,要么是Word文档,软件是很通用,但教 师二次加工和再开发就比较费事了,教学资源库到底 应当建成什么样子?遵循什么样的标准?都是值得研究 的问题。譬如,现在的小学数学应用题,很多家长在辅 导孩子时都会遇到,怎样只用小学的方法就能解决这 些问题,这些方法在数学上是很简单的。但是用计算 机,操作一个这样的题目,给出具体的解决,这样的软 件还有待开发。这个不是不能做,而是没有人肯花大力 气去做,没有长期去做,没有深入学科去做。现在一些 企业怕麻烦,也不肯深入学科去做,都想做大而全的软 件,做成巨无霸。成功的软件都是为专业用途开发的软 件。如果一个企业或是学校专门只主攻一个学科的软 件和资源建设,那么只用几年功夫就可以见到效果。教 育软件的开发标准、测试、资源库的建设也有待于进行 -系列的专题研究。
(4)深入学科,成为信息技术能手,为就业谋出路中国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从本科到硕士到博 士,从而造成了很多学生是一路上学上到博士,只知 道教育技术,而不知道各个具体学科的情况,就是知 道,也是若干年之前自己求学时的片断,实践经验欠 缺。具有广泛的学科背景,才能在新的教育技术中与 自己熟悉的学科进行结合与创新。因此,我们的学生 在上学期间就要选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为现在中小学 的常设课程作调研,去听课,了解现在学校使用信息 技术的现状,然后有针对性地补充教学知识,学会相 应的信息技术使用与软件制作资源的方法,到毕业 时,能系统地制作出初中或是高中一门课一年以上所 使用的资源。要培养一批真正熟悉教学的软件制作队 伍,规范教育软件市场。[11]只有深入学科了,受到重视 了,才会出成果。学校喜欢接收这样的毕业生。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