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研究(3)

时间:2015-11-27 16:12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核心期刊网 点击:
四、工业绿色转型的成本收益分析 基于工业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消耗、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部门这一现实,工业绿色转型会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在推动工业向绿色经济转型的动态过程中,需要付出
  四、工业绿色转型的成本收益分析
  基于工业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消耗、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部门这一现实,工业绿色转型会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在推动工业向绿色经济转型的动态过程中,需要付出一 定的代价,这既包括因为推行节能环保技术而引起的增量投资,又包括潜在的宏观经济损失,还包 括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岗位流失,以及对贫困人口的补贴等。另一方面,实现工业绿色转型目标 后,也能产生显著的效益,其中既有工业企业能源成本降低等直接效益,又有避免在工业部门中出 现高耗能、高排放的技术锁定现象,还有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绿色就业机会,改善制成品贸 易条件,以及由于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而带来的健康等方面的积极效应。
  1.工业绿色转型的成本
  (1)直接成本。工业绿色转型的直接成本主要是工业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及相关设备的增量 投资,包括节能投资和环保投资。先进适用的节能环保技术大量应用于工业部门,是“十一五”期间 我国工业能源效率提高和工业污染物排放较低的主要原因。可以预计,“十二五”时期至2020年技 术进步将会在工业绿色转型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①节能投资。目前我国没有发布有关节能投资额 的统计数据,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对其进行粗略的估算。在前述基准情景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情景之间,2015年工业能源消费量相差4.4亿吨标准煤,2020年相差9.1亿吨标准煤。假定在两种 情景下,各年工业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可以估算出“十二五”期间和2011-2020年间加 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情景与基准情景相比,分别节约21.9亿吨和91.0亿吨标准煤。进一步假定“十 二五”、“十三五”期间技术进步对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分别是50%和55%②。可以得出:与 基准情景相比,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情景下,“十二五”期间和2011 -2020年间,技术进步带来 的工业部门节能量分别为10.9亿吨和49.0亿吨标准煤。以发热量为5800大卡/千克的动力煤700 元/吨的价格保守估计,“十二五”期间和2011 -2020年间应用技术手段的节能收益分别为9240亿 元、41360亿元。假定工业部门节能投资年收益率为8%,不考虑节能项目建设周期因素,并且节能 项目投资受益期超过10年,则为实现上述节能收益,“十二五”、“十三五”时期需要在节能技术及相 关设备方面分别投资4.62万亿元和4.99万亿元。②环保投资。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逐年??2008年,此5个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在工业部门中的占比分 别为 72.37%、88.20%、81.38%、35.15%。
  2000-2008年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利润率平均值为14.6%。考虑到节能投资收益率通常要低于其他类 型的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率,并且部分节能技术投资要计入企业无形资产或当期费用,而2000-2009年我 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平均值为6.31%。因此,假设工业部门节能投资 收益率为8%具有_定的合理性。
  不同情景下的主要工业行业绿色转型技术路线基准情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情景
  工业行业近期 (2010-2015)中期 (2016-2020)工业行业近期 (2010-2015)中期 (2016-2020)电力行业超超临界燃煤发电; 先进水电技术; 大规模陆地风力发 电; 第三代大型先进压水 堆; 特高压输电技术。新一代超超临界燃煤 发电; 高效天然气发电; 大规模海上风力发 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 第二代生物能源 技术。电力行业新一代超超临界燃煤 发电; 大规模陆地及海上风 力发电; 先进水电技术; 第三代大型先进压水 堆; 特高压输电技术; 第二代生物能源技术。IGCC发电等先进洁 净煤利用技术; 大型光伏和光热地面 电站; 高效天然气发电; 智能电网。
  钢铁行业高压干熄焦技术; 喷煤(PCI)技术; 转炉负能炼钢; 第三代煤湿度控制 (CMC)技术; 高炉煤气余压回收透 平发电(TRT)技术; 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 发电(CCPP)技术; 钢铁生产能源管理中 心建设。热装热送; 焦炉煤气制氢; 薄带钢连铸; 熔融还原技术; 下一代焦炭生产技 术; 烧结烟气脱硫技术; 采用微波、电弧和放 热加热直接炼钢 技术。钢铁行业高压干熄焦技术; 喷煤(PCI)技术; 转炉负能炼钢; 第三代煤湿度控制 (CMC)技术; TRT技术; CCPP技术; 下一代焦炭生产技 术; 烧结烟气脱硫技术; 焦炉煤气制氢; 钢铁生产能源管理中 心建设。热装热送; 薄带钢连铸; Itm3炼铁技术; 熔融还原技术; 先进电炉(EAF)技术; 采用微波、电弧和放 热加热直接炼钢技 术; 废气塑料代替焦炭用 于高炉喷吹; 中低温余热回收 技术。
  水泥行业大型新型干法窑; 大型高效粉磨系统; 纯低温余热发电。新型绿色水泥基材 料; 工业废渣及可燃废弃 物应用; 城市垃圾处理; 低氮燃烧技术。水泥行业大型新型干法窑; 大型高效粉磨系统; 纯低温余热发电; 城市垃圾处理。新型绿色水泥基材 料; 工业废渣及可燃废弃 物应用; 低氮燃烧技术。
  石油化工 行业大型多联产系统; 先进煤气化技术; 能量梯级利用技术; 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新型深度催化裂解技 术; 新型分离技术; 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 技术。石油化工 行业大型多联产系统; 先进煤气化技术; 新型分离技术; 能量梯级利用技术; 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 技术; 新型深度催化裂解技 术;离子膜技术; 生物炼制技术; 生物聚合物生产技术。
  有色金属 行业高效节能工艺和设 备; 自热强化熔炼和电解 工艺; 湿法冶金节能技术; 废热回收利用技术。连续强化冶炼技术; 短流程炼铜新工艺; 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 工艺; 新原理氧化铝还原 技术。有色金属 行业高效节能工艺和设 备; 自热强化熔炼和电解 工艺; 湿法冶金节能技术; 废热回收利用技术; 连续强化冶炼技术。短流程炼铜新工艺; 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 工艺; 新原理氧化铝还原技 术; 双极电解槽(惰性阳 极)技术; 喷雾铝加工技术。
  通用技术热电联产; 高效电机; 变频调速技术。热电联产; 超导电机、永磁电机。通用技术热电联产; 高效电机; 变频调速技术。直流永磁无刷电机; 磁力耦合调速驱动器。
  资料来源:OECD.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10-Scenarios and Strategies to 2050[R]. 2010; IEA. Cement Technology Roadmap 2009-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s up to 2050[R]. 2009 ;徐匡迪(2010);姜克集等(200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010)。增加。2001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1106.6亿元,到2008年已增至4490.3亿元;工业污染 源治理投资已从2001年的174.5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542.6亿元。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 比重则由2001年的1.02%提高至2008年的1.48%。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情景下,环境保护是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因此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应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十二五”期间 将提高至1.8%,“十三五”期间应进一步上升至2%。以此为基础,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情景 下的GDP增长率①,“十二五”、“十三五”时期环保投资总额分别为4.10万亿元和6.56万亿元,得出 2001 -2008年,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平均比重为15.72%。另外,2001- 2008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平均比重为39%,以此比重作为估算建 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中工业部门的比重?,结合该项投资占环保治理投资总额的平均比重 (31% ),可以估算出工业部门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平均比重约 为12.09%。也就是说,从历史数据看,工业部门环保投资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比重约为28%。 结合环保投资总额估算数据,可以得出“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部门大约需要在环保领域 投资1.15万亿元和1.84万亿元。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