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课程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程序编写能力。 VisualBasic(简称VB)语言是一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其特点是简单易学,适用性强。但对于学习基础差,自主学习主动性差的中职学生来说,要学好并非易事。笔者担任过中等职业学校《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多年,对《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过探讨和实践,认为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做到三改: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的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心理学工作者研究表明:积极的学习态度会导致学生有效的学习;相反,消极的学习态度会使学生无所收获。中职学生大多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归根结底是对任课老师不感兴趣。因此,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首先要使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其次,通过幽默的授课语言、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第三,多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想方设法表现自己。 二、改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差,而现行《VB程序设计》教材大多是大专院校、甚至是本科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对中职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学生肯定难于掌握。因此,根据中职教育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必须改革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教学大纲,适当删减不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 三、改革教学的方法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本身枯燥、难懂,对学习基础差、学习不愿动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说,《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如何找到一种最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根据这个原则,笔者在组织《VB程序设计》的课堂教学时,结合本课程特点及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归类教学法
《VB程序设计》中的基本语法、程序控制结构语句等是编程的基本功,但对从未接触过程序的学生来说,不知从何处学起。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类,寻求每类知识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函数时,先介绍几个与数学较接近的函数,再引导学生归纳出学习函数的三步曲:函数的格式、参数的个数及其类型、函数返回值及其类型。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知识更牢固;另一方面,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