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人员引进机制。 在制订工程训练实践教师引进计划时,要综合考虑在职人员的学历、年龄及职称结构特征,科学定编,因需设岗,因事择人,遵循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聘任、聘约管理的原则。基于现阶段工程实践人员的现状,应尽可能地引进具有高学历、同时具有工程背景的中青年教师,保证入校人员在基本理论素养方面有一个高起点,具有较好的学习及科研能力,可以有效完善工程实验队伍的学历结构,同时弥补教师年龄偏大的缺陷,避免教学队伍年龄断层。 (二)实践教师的培训与进修规划。 一个称职的工程实践老师应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教学方法和工程素质。为提高工程实践人员的素质,满足工程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的整体要求和个人发展的需求,必须对工程实践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职业道德和素质培训。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对新进教师要指定具有丰富教学的资深教师进行传、帮、带,使其熟悉和掌握一般教学规律,尽快掌握与精通实践教学基本的技能,了解实践教育的特色,适应实践教学。在指导新教师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促进老教师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 2.经常进行各项教学活动。经常组织教研室专题讨论,组织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并进行教学比赛、技能比赛、课件比赛等,以比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同样为教师构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3.促进素质全面提高,开展研究性学习。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实践教育专家到校进行专题报告,开阔教师的眼界,不断拓宽学习视野。根据实践教学要求,有计划、针对性地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到国内外优秀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考察及在职学习,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研讨会,到企业“顶岗工作”合作科研。要将继续教育的法规和制度具体化,通过培训指引贯彻落实。 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对教师进行各种必要的现代教学手段培训,并加强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建设,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加强教师的工程伦理、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实践教师的道德修养与责任意识。 (三)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对于建设一支优质、高效、高水平的实践教育教师队伍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应该通过对期望理论,目标管理理论,层次需求理论,以及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逐步建立一整套相互关联契合的激励方式、方法与措施。针对实践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点,应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采取措施,强化对工程实验人员的激励效果。 1.应设立工程实践关键岗位,并规定优秀实践人才可以享受正高系列理论教师待遇。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目前工程实验系列并没有设置正高职称,一旦进入工程实践岗位,则无论自己个人如何努力,成绩多高,都不能聘任到正高级职务。由于职称的原因,势必影响工资及其他收入,这将严重影响实践教师的主观积极性,不利于吸引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从事实践教学。 2.建立评价机制和考核体系。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做好教师的工作业绩评价,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做到公正、客观、合理全面,保证考核、评价过程的透明度,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年终评优、待遇等方面的依据,真正实现“能者多得、差者淘汰”。 3.提高待遇,给予机会。长期以来,在传统观念和办学条件的影响下,不同程度地存在轻视实践教学的倾向。学校需转变办学思路,重视实践教学。工程实践教师是学校教师的一部分,由于某些原因,科研成果、职称、学历等不能与理论教师相提并论,但其工作时间长,教学任务重,学校应该适当地提高待遇,为工程实践教学的青年教师提供公开、平等竞争的机会。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