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时,我们可以看到曹雪芹用了浓墨重彩对凤辣子的衣着、相貌进行描写,为的是表现凤辣子在贾府地位的高贵。可学生读起这段时却显得非常艰涩。我鼓励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这段文字,把它读通、读懂,以至于很多学生竟然把这段文字给背下来了。在后来学校进行的一次现场作文赛中,在写想象作文《月亮之上》时,就有同学把这段文字稍加改动搬到了嫦娥身上,而且语言颇具古风,这不能不说是一次成功的模仿。 2.写作特点模仿 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写。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一些表达方式特殊、写作形式独具一格的课文更要带领孩子好好品味、欣赏,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五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就是老舍的《草原》,老舍不愧为文学巨匠,用极其清爽、干净、优美的文字便把一个碧绿、辽阔、宁静又充满生机的草原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让人读来只想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并陶醉其中。特别是老舍先生直奔主题的写法让人觉得干练、不拖泥带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于是,在欣赏完这段文字后,我让学生也学着用这种直奔主题的方式写写自己曾经看到过的美景。有范文在此,孩子们一会儿便文思泉涌,一个个小片段精彩纷呈:“这次,我看到了大海。那里的天空是那样的辽阔,海水是那样的湛蓝,海和天连接在了一起,空气是那样的湿润,海风是那样的温和,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悦!”“这次,我看到了沙漠,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高,更明净,仿佛水洗过一般,沙漠是那样的一望无垠,就像大堆细碎的金子在柔柔地诱惑着你,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狂喜。” 3.表达方式模仿 作文模仿,仿的是范文的形式而非内容。当我们细读一篇范文,被文中表现的情感深深打动的时候,我们不是要去复制这种情感,也不是要去模仿营造出这种情感的故事情节抑或去抄袭表现这种情感的文字,而是要看范文中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用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如果是自己写类似感情的文章会采用什么样的表达形式,这些才是我们要重点思考的,要模仿的。 《再见了,亲人》一课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作者是以志愿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前三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中间叙述的内容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最后又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同学们通过反复诵读也感受到这份比天高比海深的情谊。学到这儿,我联想到学生写此类感情的文章都是平铺直叙,只是干巴巴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于是,我让学生挑选自己最难忘怀的一个人,选择他(她)为自己做过的最难忘的一件事,模仿课文的构段方式,把情和事结合起来写。有了前面对课文的理解,有了这份感情作铺垫,这种精巧的构思方式被同学们信手拈来,洋洋洒洒地倾吐着这份平时不知如何表达的情感。后来孩子们还纷纷感言,找到了一种最能表达强烈情感的方式:用第二人称叙述。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