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语文课常常是教师大包大揽地上演“独角戏”,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学生则成了观众,课堂仿佛与学生无关,他们只要安分守己地坐着,机械地听教师生怕遗漏的输灌,因而只能被动地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单一,不注重学生的参与,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不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必然低下。 (四)学校不重视教学研究 学校领导不重视校本教研,有的学校根本不开展教研活动,有的学校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研往往成了摆设,等同于无。在一些学校,教师们想要开展教研活动却苦于同科目的教师太少,有些乡镇初中只有三四个语文老师,大家的水平相当,对教学教法研究有限,对专业知识的研究更少,一般的教研活动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学校又不请外面的名师专家来学校讲学,教师也没有机会走出去学习,“领导不重视,教师不学习,教研不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无从谈起。 二、改变现状的对策 (一)改变观念 学校领导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想方设法激励教师认真工作,教师则要改变不满现状、怨天尤人、满腹牢骚、得过且过的心态和观念。既然抱怨改变不了现状,还不如静下心来,踏实工作,潜心研究,努力学习,全身心投入教学,尽可能地敬业、乐业,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学校,这样反倒能做出成绩,成为教学能手,从而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 (二)改变教学方法 1.改变教法,注重学生参与,精讲多练,追求高效课堂。教师和学生都要明白一个普通而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知识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学来的,不是靠老师教来的。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越高。教师切勿“满堂灌”,也不要一讲到底、一练到底、一背到底、一问到底等。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国内知名的学校已经成功地探索出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他们采用“20+25”或“10+35”的做法,即每节课教师讲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最多不能超过20分钟。在课堂上,可尝试放手让学生先学,教师再相机进行指导和点拨。如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自己进行质疑,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检查效果,自己汇报学习情况,然后教师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样一来,学生既有事可做,又学会了互相合作和主动学习,还能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可谓一举多得。 2.从基础抓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每节课让学生自己学习和听写生字新词,学生之间相互检查,小组汇报学习情况。这样,不但减轻教师的负担,还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参与程度高,学习积极性也相应提高,不但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强化,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效果十分显著。 3.有选择地安排教学内容。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从小就受到社会和家庭的熏陶,在课堂上,有些语文知识和课文内容教师可以不讲或不必深入地讲解,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的不必讲,而一些教师怎么讲学生也不能理解的内容,则坚决不讲,如一些过于生涩或难懂的文言虚词就没有必要过多讲解,应由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慢慢掌握和理解。
(三)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