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修文本是“纲”,是教学的“样本”,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让文本“边缘化”。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教师一定要树立文本意识,不能把选修课上成“一朵飘在天上的云”。脱离文本,语文选修课就会失去“语文味”,那它就不是语文教学。当然,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文本,又会走向照本宣科,学生的思维与眼界将会受到限制。因此,教师也要适当拓展、迁移,并指导学生课后多阅读同类作品,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坚持“学生本位”原则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遭遇的瓶颈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陈旧僵化。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尤其要有“为学习设计教学”的意识。因为“课堂上的主题是学习,而不是教授”。因此,无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教学均应是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而非教师本位或学科本位教学。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改变根深蒂固的“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式。 (四)坚持“学情需要”原则 普通高中教育虽然已成为基础教育,但现阶段城乡差异还是明显存在的。由于学生在知识面、阅读条件、阅读能力、思维水平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不同地域、不同个体的学情差异,根据具体学情展开教学。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自身情况和学生实际,灵活适度地处理教学内容,或者根据需要重新整合选修教材,与本地本校学情不太相符的内容可适度删减,也可开发适合本地本校学情的教学资源作为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只有坚持“学情需要”原则,“自选”与“限选”结合,才叫选修课。 三、选修课常见课型 (一)示范讲授课 选修课并不排斥讲授课,这里所说的讲授课并不是传统的一篇篇串讲,而主要是在方法上的讲授,以给学生一个示范。一些极具个性色彩、值得进行探究性解读的文本,尤其需要教师率先垂范,示学生以寻觅角度、品析文字、表达观点之法。如《诗词鉴赏入门》《儒、释、道与中国文人》《美学基础知识》等课就适合用讲授。例如,诗歌鉴赏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题材的特点,或从标题入手,或从作者入手,或从特殊的写作背景切入,或根据意象、利用注释等读懂诗歌,然后再分析、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等。还可教会学生运用比较法、联想法、拆解法、归一法等方法来分析作品的人物、思想、艺术手法等。教师“授之以渔”,学生有了方法的指引,就会循着方法自主学习,才能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专题探究课 选修课还可以依托网络平台,进行专题探究。如北京的王屏萍和边晔老师在史传文学的教学中按“文言”“文学”“文化”三个专题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他们的课型模式是:预习时让学生先确定探究方向,提出相关主题;然后进入网络虚拟课堂学习,网络虚拟课堂划分了不同的版块并设置了不同的子栏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在感兴趣的版块或子栏目下探究,由此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组织实体课堂,利用实体课堂进一步解决共性问题,并将实体课堂的视频上传至网络课堂,以便共享。这种课型适合硬件设施好、师资力量足、学生素质高的学校。当然,这种专题探究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因而,探究要注意“活”而有“度”。首先探究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其次设置的问题要有价值;最后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不能漫无目的地“放羊”,要紧扣探究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学生执教课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