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发现,前人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究其原因,有可能是研究时股权分置改革尚未完成,各学者研究的时期不同,采用的数据并不完全相同。本文拟借鉴前人方法,再次对大小非解禁对股价的影响进行研究,为该项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 本文以沪深两市中于2007年10月到12月间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的数据来自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在初选样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的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1.剔除了金融类公司;2.剔除了缺失数据的公司;3.剔除了股改比例小于10%的公司;4.若在样本期间公司解除限售两次,则取第一次的数据。 最终得到的样本数为92个。本文所有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均采用SPSS18.0。 (二)研究方法 本文在实证分析时主要采用的是事件研究法。事件研究法(EventStudy)是一种统计方法,是在研究当市场上某一个事件(如合并、收购、收益公告或再融资行为等)发生的时候,股价是否会产生波动,以及是否会产生“异常报酬率”(AbnormalRetums)。借由此种资讯,可以了解到股价的波动与该事件是否相关。 事件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如果一个资本市场达到半强势有效,在某一事件发生后,累计超额收益率将不再变化。假设市场为半强势有效,投资者在信息公开前正确的预期将要公布的信息的含义及结果,股价变动能及时反映这种预期,股票收益率随之变化,若信息利好,则股票异常收益为正;反之,为负。一旦信息披露或公告,则有关事件的影响将会立即反映在证券价格之中,异常收益率为零。于是,运用相对来说比较短期所观察到的证券价格就可以测定某一事件的经济影响。 (三)研究过程 假定本文按照一定标准选择了一组样本容量为N的在一定时期内已完成首次解禁的样本公司。将样本公司首次解禁日记为0,考察的事件窗设定为解禁日前后各20个交易日。T代表第t个观察日,即t=-20,-19,…,-2,-1,0,1,2,…,20。这里0代表解禁日。选取2007年1月1日到9月30日为清洁期。 首先,计算个股观察期的日收益率,本文选取国泰安数据库中不考虑红利的日个股回报率。 然后,计算正常收益率,本文选用市场模型法。 市场模型是将某一证券收益与市场证券组合收益相联系的统计模型,模型具体形式为: ,T属于清洁期。据此计算估计值。本文用代表市场收益率,表示期望收益率,表示日超额收益率,CAR表示累计超额收益率。 根据市场模型,计算期望收益率,T为时间。 计算超额收益。先计算事件期内(-20,20)每天收购引致的(T为时间),再计算累计超额收益,公式如下:CAR=(T为时间)
本文计算了t-20到t+20的日超额收益,并据此计算累计超额收益。研究表明,解禁日前,股价上下波动,累计超额收益无明显变化,但是解禁日后,日超额收益基本上都是大于零,且累计超额收益呈稳步上升趋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解禁对股价会带来正的股价效应。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