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办高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把特色专业作为一项长远的发展战略。建设会计特色专业的根本在于改革,本文对会计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旨在逐步形成民办高校会计专业的独特模式,并获得社会的认可。 关键词:民办高校会计特色专业战略发展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初全面启动的质量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民办高校也应从自身的办学目标定位出发,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改革与创新。民办高校会计特色专业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上要将会计特色专业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一、会计特色专业的界定 (一)“特色”的概念 在教育部和财政部有关建设特色专业的文件中,并没有对特色和特色专业的明确定义。但从一般意义上讲,特色可以引申为三个基本涵义:一是“人无我有”,即独特性或个性;二是“人有我优”,即杰出性或优质性;三是“人优我新”,即开拓性或创新性(于玉林,2010)。高校办学特色则是指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的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 (二)会计特色专业的概念 特色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培养的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优于其他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一般来说,会计特色专业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是与其他专业在领域等方面比较具有独特的色彩。在学校特色专业的建设中,普遍认为特色专业的认识是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且会计特色专业具有系统性、独特性、先进性、认同性、历史性(传统性)等特点。 (三)会计特色专业的要素 会计特色专业是一个有机系统,它的构成内容即为会计特色专业的要素。会计特色专业按其内容的性质,包括会计教学、会计科学研究和会计社会服务等要素。在会计特色专业构成要素中,会计教学要素是主体,它是建设会计特色专业的主要内容。会计教学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包括教材编写和选用)、课堂教学(包括教学方法)、考试、毕业和学位等方面。在会计教学中要重视会计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会计教学方法。 二、民办高校会计特色专业的现状及不足 (一)目标定位不准确 孟焰等2007年对比了我国20余所高等院校的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孟焰,李玲,2007),发现不同高校在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上大同小异,在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并无实质性差别。据调查,我国300多所民办高校中绝大多数都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但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方面,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发展缺乏特色。多数存在培养模式与目标定位不一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要求。 (二)存在培养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的矛盾
高等学校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还是研究型人才;是培养高级人才,还是普通人才;会计教育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会计教育是素质教育,还是技能教育。会计教育专家对这些基本问题至今也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刘永泽、池国华,2008)。我国目前高校的会计教学仍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多数专家认为教育应从原来的专才教育逐步向通才教育发展。目前民办高校也存在是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的困扰。究其原因是教育能力不足,使其在诸多方面照搬或模仿其他同类高校。另外受到民办高校办学能力的影响,民办高校存在三大不足:一是缺乏办学资金;二是缺乏完善的会计特色体系;三是缺少雄厚的师资队伍,这严重制约了会计特色专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质量,使得民办高校特色专业教育还停留在表面与形式上。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