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大经费投入 一是设立合作办学专项经费。各级政府要安排经费,对联合招生办学规模较大、对学生补贴力度较大的学校给予适当补助。对招收西部对口支援地区学生的学校,财政按招收学生数给予生均一定的经费奖励,支持和保障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顺利健康开展。二是建立合作办学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鼓励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人为东西合作办学提供支持。三是东部地区要研究制订以国家级重点学校和重点特色专业为主的合作方案,为合作办学的学生提供经费资助和就业援助,使西部来东部就读学生享受和东部地区学生同样的资助政策和奖励政策保障。 3.改革招生政策 一是对口单招面向所有在籍职校毕业生,让中西部地区合作办学的学生能够有资格参加省高职学校的对口单招。二是面向合作办学的中西部地区,省教育行政部门专门投放部分五年制高职教育招生计划,为当地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三是政府搭建招生平台,每年适时组织合作学校或利用相关新闻媒体在中西部生源地集中进行宣传,扩大学校在当地的影响。 4.启动东部学校对口帮扶西部学校计划 以专业为纽带,立足于提高西部骨干职业学校的造血功能,对接当地主干产业、新兴产业,每所学校重点打造3~5个核心专业,根据专业匹配度从东部遴选1~2所国家级重点以上职业学校与之结对子对口帮扶。大力开展职教师资及教育管理干部的对口交流和培训,使更多的西部地区学生、教师和管理干部能够分享合作办学的成果。 5.加强宣传引导,健全激励机制 各级政府和媒体以及合作校应对东西部合作办学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政府每年公布一批东西部合作办学先进单位名单,对送出学生、接收外省学生1万人以上的省区市,对送出学生和接收外省学生300人以上的学校给予表扬、鼓励。定期交流各地各校经验做法,激励先进,促进后进,推进东西部合作办学。 (三)学校层面 1.大力宣传,规范合作招生 东西部职业学校双方通过考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以后,东部学校必须与学生有充分的接触,如播放介绍东部学校办学情况的视频,发放宣传资料,并和部分师生进行座谈,解答师生疑难问题,消除其顾虑,使他们认识到联合办学是掌握技能、摆脱贫困、致富奔小康的阳光大道。 2.突出特色建设,增强吸引力 首先,参与合作办学的学校要突出学校特色建设,打造与当地支柱产业相对接的品牌专业。其次,参与合作办学的双方学校应加强协作,共同制订一体化培养方案。如统一课程标准,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和技能考核标准等。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水平差别较大的学生应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进行分层教学和管理。再次,要进一步拓展合作办学内涵。东西部职业学校不仅要开展联合招生,更要在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养、管理干部挂职锻炼、名师专家支教送教、合作课题研究、图书信息共享等方面对口协作。只有实现优质资源的交融、互补、共生,才能使合作充满活力,真正提高办学效益。 3.加强对外地联办班级的统筹管理 一是合作办学学校可以互派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管理,摒弃那种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合作模式。东部学校教师可以到西部学校工作一年,深入到合作班级,充分与西部学生接触,向学生宣传东部的办学、经济、社会、人文及就业状况,促进西部学生对东部的向往,从而减少生源流失。二是要主动关心合作办学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因气候条件、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环境改变等诸多因素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困难,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4.做好合作办学毕业生的实习就业工作 提高中西部学生的就业质量,是新时期东西部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是东西部合作学校应实现订单式培养,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培养计划、选拔在校学生、组织实施教学、开展实习培训、进行考核上岗等,落实好西部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努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二是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积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三是东部学校应加强对就业学生的跟踪了解,对有培训需求的学生实施提高培训,确保学生长期就业、稳定就业。 参考文献: [1]刘贤伟.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成因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12-13. [2]张昭文.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与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6):5-12. [3]刘红.营造良好招生环境探索良好招生机制——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6):8-14.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