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亲情管理,优质服务 东部学校根据中西部学生,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生活习惯,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实行亲情化管理;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的西部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门从全校教师中挑选一批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作为教学管理团队,定期学习民族政策、了解民族习惯,交流工作体会,研究工作思路和方法;食堂不定期地为西部学生准备家乡的小吃,让学生在异地也能享受到家乡的美味;考虑到西部学生中贫困生多,学校每月给这批学生每人发放伙食补贴100元,学校还定期给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贴,结对教师定期给予一定的资助;学校出资为每个西部学生办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学生生病学校也专门给予补助。 (六)对口帮扶,拓展合作内涵 从2005年开始,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都适时选派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专程到对口支援学校进行考察交流,调研对方学校的招生、办学情况、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交流,对合作学校的实验、实习等教学设备进行综合评估。仅在2006~2007年就投入20万元,帮助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高级职业中学加强合作办学专业的现代化建设,帮助对口学校建成一个图书资料室及一个数控编程实验室,改善了对口学校实验实习设施的现状。同时学校积极为联合办班的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根据学生意愿和实际表现,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就业岗位,做到100%推荐就业,促进了两地合作办学的深入发展。 二、东西部合作办学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合作办学的配套政策不到位 国家有关部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的意见》,但缺乏相关的配套保障和奖励措施,特别是跨省之间合作更需要国家层面对省市级的人员机构、经费、设备等相关配套措施提出明确规定。这是当前江苏省对西部各省合作办学面临的最大困难。 (二)认识有待提高 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仍然存有认识误区。一些家长坦言让孩子上职校实在出于无奈,觉得职教“低人一等”。二是中西部学校利益受到影响,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下降。中西部地区学生到东部地区学校就读,西部地区学校必然损失部分学费收益,随着国家中职免学费和助学政策的实施,西部地区学校的经济利益受到很大冲击,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合作办学还停留在联合招生以解东部地区生源紧张的层面上。中西部学校在与东部联合办学上,除了政治层面及学生就业方面,还比较看重对其在资金或设备设施方面的援助,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援助,可能会影响到中西部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经费投入不足 一是中西部学生的培养成本加大。东西部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尽管东部合作学校最大限度降低了学费甚至免除学费,但许多中西部学生仍无力支付。例如,陕西省200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合作办学中农村学生占所有新生的80%,家庭人均年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学生占38%,500元到1500元的占54%,1500元以上的仅占8%。然而,江苏省职业学校的收费标准一般在每生每学年2000元以上,尽管从2012年秋季起免除了学费,但月均至少400元以上的日常开支以及节假日往返路费使得大部分参与合作办学的学生无力承担。二是现行的中职学生免学费和助学政策资金需地方财政配套解决,财政压力使地方政府对招收外省市生源积极性不高。三是东西合作招生成本较高,学校投入大。由于没有实现财政转移支付,使得学校和当地财政承担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四)生源急剧下滑 生源锐减是全国职业学校面对的共性问题,中西部地区目前也面临生源下滑、招生困难的状况,中西部一些职业教育较发达地区学校不仅无意与东部地区学校合作办学,还存在生源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参与合作的中西部地区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使得职业教育在当地的吸引力不强,第一学年学生巩固率较低、流失多,使第二学年到东部合作学校来的学生明显减少。 (五)管理难度加大 一是因环境、风俗习惯、观念差异等原因,使得来东部就读的中西部学生出现诸多不适应。由于尚未成年,自我调节能力较弱,违纪事件时有发生。又因家庭路途较远,信息沟通不便,难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学校管理难度加大。二是东中西部学校。在课程标准、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技能考核标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造成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存在差异,使得通过“1+2”或者“2+1”形式来东部学校就读的学生很难跟上学习进度。三是东西部开展合作办学的学校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使得学生对第二目标学校了解甚少。有的西部学校宣传与实际情况有偏差,过于夸大东部地区的优势,对学生产生一定误导。四是西藏班、新疆班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学校为其双休日、传统节假日安排了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生活,但对学校的管理、精力投入等冲击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原有教育教学活动的统一安排。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中西部学生的文化及思想观念与东部学生有较大的差异,处事方式不同,使之易于与当地学生发生冲突。 (六)就业压力较大 一是由于清真用餐等特殊需求,企业对接收新疆班的学生有所顾虑,愿意接受的单位较少,给学校就业推荐带来很大压力。二是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到位。随着全国“用工荒”的出现,使得一些企业为实现短期利益不执行劳动准入制度,就业门槛降低,技能不高甚至没有技能也可以就业,因而以就业拉动招生的办法对西部地区学校的吸引力已不再强烈。部分西部学校易产生“合作办学不如直接校企合作”、“缩短学校教学、提前输送学生企业”等短视想法,动摇东西部合作办学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推进东西部合作办学的思考 (一)制度政策层面 探索通过国家层面的东西部职业教育专项转移支付手段,建立公正配置教育公共资源的制度,制定鼓励弱势群体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提高就业和发展能力的教育政策。研究探索切实可靠的经济补偿机制,制定职业教育政府购买政策,加强对西部地区骨干职业学校的支持,改善其办学条件,扩大培养规模。教育、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联合出台推进东西部合作办学的文件,明确合作办学详细的配套、补助、奖励政策。特别是对东西合作办学规模大、成效好的职业学校要有明确的倾斜政策,理顺跨省间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要求。 (二)政府层面 1.加强政府统筹
各级政府建立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组成的合作办学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合作交流办公室,牵头负责职业教育的合作办学工作,把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办学作为对口支援帮扶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各地要有专人、专门机构负责合作办学工作。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人社、经信等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完善西部学生就业和用工待遇的各项保障监督措施。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