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教师为教学主导
该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知识的灌输者和讲授者,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安排和设计教学任务,从而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包括预习任务、复习任务、课后练习任务(即“三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扮演的是充当主导作用的多重角色。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或讨论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像侦探一样分析学生碰到的难点和困惑时什么;在处理听力材料时,不是机械地从头到尾放录音,而是要像导游那样指出有趣味、有价值的地方,忽略无趣的部分,确保学生完成任务。
3.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学习是主动的过程,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和知识的过程。学生必须主动地在课前完成了预习任务,下一步的教学才能顺利展开;同理,学生也必须对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仔细复习,才能融会贯通,加深理解。所以,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权和独立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在听力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在以往传统的英语听力课上,教师主要就是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补充讲解生词,然后播放录音、评讲练习。然而,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信息资源的增多,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遏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实践证明,将开发内化教学模式运用于英语听力教学,学生能完成多出课堂训练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听力材料,保证了足够的训练量,从而能够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同时,学生在完成听力任务的过程中,在教师的适时帮助和指导下,能总结听力技巧和方法,积累语言知识和技能,能有效地提高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效果。
笔者在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对英语专业大二本科的听力教学主要进行了教学环节上的改革与转变。
传统听力课堂的教学环节比较单一。具体而言,以90分钟的课堂(2学时)为例,通常是用几篇不同的听力材料进行时间上的自然切分,重复着“学生听录音-教师提问题-学生做回答-教师讲答案”的教学环节。
实施开发内化教学模式改革后,听力课堂则是“任务检测——精讲提升-总结答疑-任务布置”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任务检测”是指对学生课外完成的大量“三习”任务进行抽查和检测。该环节既能督促学生课外自学,也能帮助教师在精讲提升环节前了解学生的复习及预习情况,以便后面的教学环节针对性更强、重难点更突出。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