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全面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大潮中,《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的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为各个专业、各门课程的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学本质不是贯输,而是激发;教育活动中最有价值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获取知识的方法。这一观点对于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
英语听力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与其说是“教”会的,不如说是“听”会的。综合考虑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听力水平提高的途径,笔者在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对英语听力教学进行了全面改革与相关探索。
一、传统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中的常见问题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这是英语听力教师一直思考和不断研究的课题。
“听”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前提。听力学习者在“听”的过程中要经历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即捕捉到声音信号,把他们想象成单词,再把单词想象成有意义的句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语境将这些句子组织成主题,这一过程纷繁复杂,因此,听力课的教学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但是,其课时安排却十分有限。此外,将听力训练仅仅放在课堂进行,远远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究竟应该怎样处理“讲”和“练”的关系?这恐怕是很多英语教师在听力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传统的听力训练活动中,教师扮演的就是向学生讲解生词,介绍背景知识,然后放录音、做练习、对答案的角色。实践证明,该方法既不能让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与学习状态,也影响了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与形成。
二、开发内化教学模式运用于听力教学的优势与特点
开发内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习潜力,从而帮助学生内化所学,该模式着重强调了“三习”,即预习、练习、复习的重要性。
的确,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听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教师教授了多少,而是学生自己训练了多少,也就是“习”了多少。因此,将开发内化教学模式运用于英语听力教学中,其优势和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1.以任务为教学主线
任务型学习背后的主要理念是,当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任务上,他们的学习才会更加有效。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安排布置听力任务,这是开发内化听力教学模式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条件。通过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将学生以往的机械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课堂的训练重点也是围绕“任务”展开,加强练习,并针对“任务”作适当的知识扩充和背景延伸,这样能更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