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壮族嘹歌》语言的陌生化艺术(2)

时间:2014-01-13 16:40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黄雪婷 点击:
2独特的结构形式与韵律 嘹歌是一种男女对唱的双声部民歌,具有着独特的诗体形式和优美的韵律。从唱词上看,以五言四句式歌本居多,流行最广,结构严整,讲究押韵和对仗。如《三月歌》、《日歌》、《路歌》、《贼歌
 
  2独特的结构形式与韵律
 
  嘹歌是一种男女对唱的双声部民歌,具有着独特的诗体形式和优美的韵律。从唱词上看,以五言四句式歌本居多,流行最广,结构严整,讲究押韵和对仗。如《三月歌》、《日歌》、《路歌》、《贼歌》和《房歌》等五部民间长诗都是五言四句式结构,押韵方式与汉语诗歌不同,韵律以押脚腰韵为主要特征,也有灵活押脚头、脚脚韵的,分上下两联,句与句之间环环相扣,节奏感强,首与首之间独立存在,有完整或相对完整的意思。这种押韵现象,相对于中国汉语诗歌来说是奇特的。其中,脚腰韵兼押脚头韵格式为(《三月歌》土俗字):
 
  此外,壮族嘹歌的抒情和叙事方式也别具一格。嘹歌对唱,大多是在男女双方之间展开,一般情况下由男方先唱,女方接唱并且接唱时要重复男方的第一句,然后再根据其意决定是否引申,但第二句的最后一字必须与第四句的最后一字押韵,抒情和叙事就在这一唱一接、一问一答的方式中展开,这种押韵和句式的重叠,是壮族嘹歌的显著特色,它使壮族嘹歌的结构紧凑严密,富有形式美。
 
  壮族嘹歌在演唱时还注重衬词“嘹”的运用。“嘹歌”的得名有种种说法,其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因演唱时每一句都有“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在嘹歌演唱中,作为衬词的“嘹”基本无实际意义的,它也不出现在歌词的基本句式中,甚至有些地方如果加上“嘹”字反而成为无意可解的累赘。但在演唱时是必须加上“嘹”字作为拖腔,才能使嘹歌的演唱成为完整。衬词“嘹”的运用,使壮族嘹歌增添了光彩,也强化了其独特艺术风格。
 
  3别致的修辞和意象
 
  修辞是汉语诗歌惯常的手法,也是壮族嘹歌抒情和叙事的主要手法,意象也是诗歌不可或缺的。壮族嘹歌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比喻、排比、重复不拘一格,意象也富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从而使其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3.1重复:类型多样化
 
  重复使作品产生一唱三叹,往复回旋之效果。壮族嘹歌中重复的类型很多,如同一词语的简单重复、声音相谐、意义相同的词的重复、前置词重复,在一行诗首重复上一行诗的末尾的同一个词等,这种重复手法,延宕了接受者感受的时值,增加了感受的难度,激起跌宕起伏的情思,无形之中使作品的内容增色丰蕴。如“男:不插花就完/不采花就谢/凋谢在枝头/飘浮落在地/女:不插花就完/不采花就谢/凋谢在枝头/飘浮落在地”这是语句的简单重复,即对歌中,女方的应答完全是对男方唱词的原版复述,这样的复述,加强了男女对方之间的情感联系,不但没有累赘之感,反而有一种特殊的韵味。
 
  再如:“男:二三月花开/催人出来玩/游玩到街上/见黄花中意/女:二三月花开/催人出来玩/游玩到街上/见黄花开心/男:二三月花开/催人出来玩/来到蔗园地/见枉花中意/女:二三月花开/催人出来玩/来到蔗园地/见枉花开心。”这里既有句子的简单重复,也有意义相近的词语的重复,即男女的唱词中没有太多变化,只有最后一句的末尾一词稍有差异。这种重复结构,阻碍了男女对唱正常速度的推进,推迟了情感抒发高潮的到来,让人回味无穷。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