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决涪陵中小学开发利用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存在问题之对策 1.行政部门重视,加大开发力度 区乡镇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制订具体的要求中小学开发利用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文件与措施,组织专门人员搜集、整理、编写及出版境内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系列文献资料,供中小学使用。首先,提炼《大革命时期的涪陵》、《中共涪陵地区简史》、《涪陵文史资料选辑》、《重庆革命老区》、《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重庆英模传》、《涪陵市志》、《涪陵区志》、《涪陵地区简史》、《涪陵地区文物志》等著述中有关境内老区红色文化素材,既可编写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普及老区红色文化知识的校本教材,又可撰写《"独臂将军"李蔚如》、《中共早期优秀军事指挥员李鸣珂》、《涪陵工人运动先驱钟善辅》、《"钢铁战士"潘昌义》等境内老区英雄人物传记,供学生阅读。其次,将遍布境内三大老区的革命遗址及涪陵区博物馆里的文物拍成图片,附上详细说明,出版一本关于境内老区红色遗址遗存的图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些文献资料的出版,可为中小学师生全面深入了解境内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提供方便。 2.学校高度重视,加大利用力度 中小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精神,全面启动开发利用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工程。 ⑴以校园网为载体,充分发挥网络在开发利用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中的渗透功能。校园网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各中小学校应尽快建立、完善校园网,设立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专栏,占领网络阵地,充分发挥网络在开发利用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中的渗透功能,充分发挥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实效。 ⑵以广播、板报、手抄报为阵地,扩大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如每日校园广播时可增加老区红色文化专栏,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以宣传老区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板报、手抄报。在老区红色文化和老区精神熏陶下营造努力向上、积极进取、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⑶以第二课堂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传播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主题班会、团会活动;观看反映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影视剧;举办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专题报告会、讨论会和故事演讲会;邀请老红军、专家学者作老区红色文化史专题报告;利用节假日参观涪陵区历史博物馆及老区遗址遗存等。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感受老区红色文化,感受老区革命先烈为国家、为人民不怕流血牺牲的奉献精神,体悟中国共产党人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信念,充分认识中国革命斗争的艰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从中接受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教师认真践行,利用各门课中 主动寓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于日常教学之中。家乡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学生对家乡都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怀,教学中把家乡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有选择、有计划地穿插进去,使学生由了解乡情入手到认识国情,由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是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及其认识过程基本规律的。无论是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与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有直接关联的课程,还是数学、英语、体育等看似与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无关的课程,教师都可在导言中、课文教学中、课堂探究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随机、适当、巧妙地穿插一些发生在学生家乡老区的红色文化史、革命先烈奇闻逸事等知识。这既能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涪陵三大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它们是涪陵乃至重庆市各级学校开展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难得的乡土教材,拥有巨大开发与利用潜力。我们坚信,在涪陵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中小学校及广大教师共同努力下,境内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必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成为唤醒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指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座灯塔。 参考文献 [1]项福库,何丽.渝东南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庆社会科学,2010(4). [2]我党早期的优秀军事指挥员李鸣珂.人民日报,2006-1-2.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