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教师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有效的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就很难进行。人们频繁地使用教师培训的形式开展教师学习,认为开展教师培训就意味着教师高效学习,希望通过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满足中小学教师的学习需求。但是传统的教师培训也存在很多问题,不同背景和层次的参训教师在统一的时间到同一个房间里,面对同一位教师,接受相同的信息,影响了参训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授课教师也不能识别参训教师的个体需求和知识背景,无法满足参训教师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这些都对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提出了挑战。 与传统的教师培训相比,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师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因此,移动学习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教师学习和培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移动学习(M-Learning)是数字化学习的延伸,是学习者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计算设备及无线通讯网络进行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学习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有利于移动学习的顺畅进行。[1]移动学习没有改变学习的本质,只是改变了学习的实现方式,使得学习的方式向"随时、随地、在任何情况下学习任何内容"的理想目标迈出了一大步。[2]移动学习不仅具有传统远程教育的优势,还可以满足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的需要,具有个性化、情境性的新特点。近些年,随着移动学习设备的普及以及无线网络的不断完善,移动学习的条件日趋成熟。为了了解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的现状,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开展移动学习及制定移动学习策略提供参考,笔者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这次调查。 二、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为了了解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的现状,本研究以河北保定市市区和廊坊市市区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问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移动学习硬件设施与软件配置;(2)移动学习影响因素;(3)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策略。 2.调查实施过程 按照中小学性质(小学、初中、高中)和数量的不同,随机抽取了保定市市区和廊坊市区二十四所学校的部分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这二十四所学校涉及十二所小学、八所初中和四所高中,覆盖了保定市市区和廊坊市区的部分中小学,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广泛性、客观性和科学性。问卷的发放时间集中在2012年4~7月。共发放问卷440份,回收408份,其中有效试卷372份,有效率为91.2%。 在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本研究对保定市区和廊坊市区中小学的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以获取更加丰富的一手数据和信息,弥补调查问卷的不足。最后的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了录入、处理和统计等数据分析。 三、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现状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及访谈结果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的一些现状。 1.移动学习硬件设施和软件情况 (1)硬件设施 移动学习的背景起源于远程学习研究得出的一条规则:"不是技术本身具有适合教学的特性,使得远程教育和开放大学取得了成功,而是技术比较普遍地被大众拥有"[3]。目前,常见的移动学习设备有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词典、MP3/MP4/MP5等。 教师拥有移动学习设备的状况悄然发生变化。调查发现,常见的移动学习工具中,手机作为基本的通讯工具,最为普及。其中42%教师的手机为智能手机,用来开展移动学习更为便捷。37%的老师已经开通了3G功能,另有5.4%的老师准备开通3G功能。通过调查,83.4%的人认可以手机作为学习工具的移动学习。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移动学习的开展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硬件条件。技术的发展也使手机具有了更多的附加功能,如视频、音乐、电子词典、电子书等,这些功能的扩展也使得手机对电子词典、MP3等其他手持式移动学习设备的替代作用增强,教师持有多种移动学习设备人数在减少。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5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03005.2万户,其中3G用户净增3054.7万户,达到15897.1万户。智能手机的普及和3G的开通必将进一步促进移动学习的开展。 2.移动学习影响因素 对于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调查从周围环境、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费用三个方面开展。由于移动学习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所以移动学习丰富了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便于学习者更好地进行意义建构,获取新知识。[4]但是,周围环境的安静与否是否会对移动学习产生影响,问卷也做了相应的调查。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14.4%的人认为影响很大,58.3%的人认为存在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大,27.3%的人都认为环境不会对移动学习造成影响或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中,属于成人学习的范畴,虽然学习者的抗干扰能力较强,但是外界环境对移动学习的干扰依然存在。 移动学习设备阻碍移动学习的因素涉及移动学习设备屏幕的大小、移动学习设备的操作、移动学习设备电池的续航能力和移动学习设备的价格等方面。 从统计可以看出,学习设备屏幕太小、看着不舒服是目前影响移动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其他的影响则相对小一些。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学习设备如智能手机屏幕也是越来越大,有利于支持移动学习的开展。移动学习的出现使用户对手机的待机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待机的电池必将成为手机电池市场的主流。对于移动学习,有时需要一定的通讯费用,51.6%的老师希望能够获得免费的移动学习资源,29%的教师可以接受5元/月的学习费用,15.1%的教师可以接受20元以内/月的学习费用,4.3%的教师可以接受20元以上/月的学习费用。移动学习费用也是影响移动学习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3.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策略 在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中(可以选择多项),72%的人认为采用综合的媒体呈现形式(即既有音视频,又有图形、图像、文字等)呈现学习资源效果会更好。在移动学习的形式上,14%的人认可发短信到手机上,38.7%的人认可上网登录论坛、博客、移动QQ及邮件的学习方式,29%的人认可登录特定的移动学习网站开展学习,18.3%的人认可将资源下载到移动学习设备上学习的方式。对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策略,应当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采取恰当的呈现策略,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采用合适的组织策略。移动学习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不能依赖学习者自身存在的强烈学习动机,由于学习者处于一种边缘性与非连续的注意状态,设计者应该考虑如何获得和控制学习者的注意力,不断地给予能够激发学习投入、持续的刺激和反馈[4]。 对于网络学习资源需求方面(可以选择多项),31.2%的人希望使用网络课程,40.9%的人希望使用题库,45.2%的人希望使用素材库,42%的人希望使用案例库,60.2%的人希望使用课件库。对于网络学习资源的期望,各项得到的数据比较平均,各种资源的积累都必须加快进度。通过对教师访谈了解到,老师们不满足于学习资源只是适合于目前正在学习的内容,他们希望学习资源能够内容更丰富,更希望通过移动学习获得和自己所教课程有关的资料和案例。对于移动学习这种新的学习形式(可以选择多项),31.2%的人关注学习效果,35.5%的人关注学习资源,23.7%的人关注操作的方便性,8.6%的人关注学习费用。对于学习者的积极态度和学习自主性是提高移动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这个观点,80.6%的人同意,16.1%的人认为无所谓,3.2%的人不认可这个观点。 四、针对移动学习现状应采取的对策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目前国内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1.加强对教师移动学习的引导 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中小学教师不但具有较高的移动学习期望,而且普遍具有较好的移动学习条件,可以满足开展移动学习的需求。移动学习在中小学教师中有一定的基础,只是目前针对中小学教师的移动学习资源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开展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该加大移动学习的宣传力度,普及移动学习理念,增加学习资源,引导中小学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移动学习。 2.开发移动网站,拓展学习资源 目前学习资源匮乏是影响移动学习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进一步开发和建设移动学习网站,拓展学习资源,满足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的需要是当务之急,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迫切关心的和他们所教课程有关的学习资源和案例。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要符合移动学习的内在特点,能够促使学习者在情境中完成知识的构建,这样移动学习就可以在多种教育情境中实现更加广泛的应用。同时还要注意学习资源的片段性、准确性以及资源间的系统性等学习者比较关注的问题。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