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从“习得”走向“悟得”

时间:2013-11-17 11:51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官正华 点击:
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案例二中的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让学生学习鹅的叫声,再把“嘎嘎嘎”的叫声替换成三个生动的词语,学生非常容易进入思辨: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换一个角度,学生看到了一片不一样的天空:原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学习语言运用有两个境界:习得和悟得。习得是指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应用以后,使某种操作技能变得熟练;而悟得是指通过思与觉,内化所学的内容变成自己智慧的一部分。就如以下案例中两位教师对《白鹅》一文的教学,体现了不同教师对"语言文字运用"境界的不同理解。
  案例一:
  出示词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师:这组词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写鹅的叫声。
  师:它们都是写鹅的叫声,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答不出来。
  师:老师查了词典,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分别是(出示):①用严厉的声音大声责备;②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地叫喊、吵喊;③放开喉咙大叫。你们能不能把词语与解释对应起来?
  生:厉声呵斥的意思是用严厉的声音大声责备;厉声叫嚣的意思是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地叫喊、吵喊;引吭高歌的意思是放开喉咙大叫起来。
  师:都答对了,真棒!来,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句子中,一起读一读吧。
  出示课文片断,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案例二:
  师:鹅的叫声是怎么样的?
  生:嘎嘎嘎!
  师:鹅生气时会怎么叫?
  生:(生气地)嘎嘎嘎!
  师:高兴时呢?
  生:(高兴地)嘎嘎嘎!
  师:骂人的时候?
  生:(大声地)嘎嘎嘎!
  师:我们来再现一下这只白鹅,老师读课文,老师停下来的时候,你们就学鹅叫。鹅的叫声--(生:嘎嘎嘎),音调严肃郑重--(生:嘎嘎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生:嘎嘎嘎)。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生:嘎嘎嘎)。老师这段话写得怎么样?可以代替课文吗?
  生:不可以。课文用了三个成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没有重复。
  生:课文里的三个成语都是鹅大声叫唤,但是没有重复,这样写起来很生动,您改写后感觉很单调。
  师:好的,老师接受你的意见。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这三个词意思一样吗?能不能前后调换呢?
  生:我认为不可以,厉声呵斥就像我们做了错事,爸爸妈妈严厉地教训我们;厉声叫嚣是说声音大,很吵,而且态度非常不好;引吭大叫是说鹅伸长脖子大叫,叫声非常响亮。
  师:你真了不起,帮我们理解了三个词语。丰子恺更了不起,把鹅的叫声写得生动有趣,我们写作时,也要学会这样运用词语。让我们再好好读读这段话吧!
  出示课文片断,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案例中两位教师都关注了文本中三个描写白鹅叫声的成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教学方法却截然不同。第一个案例的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了三个成语的意思,每个解释都是从词典中查阅而来,是词语解释的标准答案,教师一丝不苟地引领学生进行辨识和记忆,并把词语带入课文进行朗读,巩固记忆,做到词不离句。学生真的能理解这三个词的细微差别吗?诚然,这样的教学最大的好处是学生能读准三个词语,并且掌握词语意思,但是词语的温度在学习过程中荡然无存。这种学习方式仅仅是学习的初级阶段--习得。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往往将精力集中于获得知识数量的多寡上。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者分为四类,其中一类就像海绵,看似都吸收了,然而挤一挤,又原封不动地流出来了。这种学习实际上就是简单的获得,或者说是简单的"习得",就像案例一中的学生,只是简单记忆词语的字音和意思,力求最大化地维持外来知识的"原始风貌",而没有在教师引导下把知识整合成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
  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案例二中的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让学生学习鹅的叫声,再把"嘎嘎嘎"的叫声替换成三个生动的词语,学生非常容易进入思辨: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换一个角度,学生看到了一片不一样的天空:原来鹅的叫声"嘎嘎嘎"竟然能用这么多丰富的词语来表达,作者用词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我们也要学习这种表达方法,才能把小动物写得惟妙惟肖!学生在探究、感悟文本的言语内容的同时,自己把文本的言语形式巧妙"挖掘"出来了。案例中的教师用了有限的"教",引领学生进入无限的"悟"。知识是外在于人的,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道",只有在"悟"的过程中,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悟有所得,才能成为素养。
  如果说"习得"是一种接受,是一种训练,那么"悟得"就是一种思想的生成,生成了学生自己与知识之间的内在链接,使外在的知识成为学生身心的一部分;如果说知识可以习得,那么知识背后蕴含的思想、感情、价值,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方能悟得。
  当然,从"习得"到"悟得"不是彼此割裂的两个阶段,不是冰与火的两个极端,它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融合。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最初的望文生义、死记硬背,进而熟练掌握、变通运用,最终深入浅出、知行合一。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