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006-03 作者简介:刘力,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黄路,男,硕士,教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教育大发展背景下,中国的高师音乐教育实现了大跃进式的迅猛发展,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逐渐暴露出一些与改革初衷不相适应的现象:一味追求办学规模大而全,忽视了教学特色与质量的提升;强调单一专业技能的学习,淡化了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了高师培养中最重要的教师职业理想与信念的教育。据专业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大学毕业生从教分析》调查,2011届师范生仅4成当教师,说明高师培养的学生教师职业观念出现了严重问题。招进的多、留不住的现象已严重制约了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师音乐教育的生存与发展也受到严重挑战。对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社会及专家学者给予很多关注,教育部近十年相续出台了多个指导性纲要文件,江西省也随之出台了21世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规划强调:"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自觉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高师音乐教育承担着培养未来基础音乐教师的重任,这个现实的责任决定了高师音乐教育必须坚定教师职业理想信念,要把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与专业知识的热爱等同起来,储备充足的扎根基础音乐教育的热情,做留得住、用得上、受社会欢迎与认可的基础音乐教师。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还需做深层次的思考。 一、终身从教的职业道德理想与扎实的教学技能是高师教育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 不容否认,在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高师音教生的价值观念、就业取向都很现实,对"学师从教"缺乏坚定的信念,致使相当数量的音教生学非所用、"学师弃教",严重影响了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不仅有社会的原因,更多还是高师院校培养理念没能及时顺应社会发展,以及音教生对师范教育认识的自身原因。因此,高师音教专业人才的培养及课程设置等改革,都要围绕学师从教这个核心目标,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坚持师德为先的教育理念,让音教生明白社会赋予的责任,懂得为什么而学,从而更主动自觉地去学。正是有了理想,学习目标才能明确;明确了目标,学习才能有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才能挖掘最大的潜在力。所以说,高师音乐教育中教师职业理想与信念的培育,对高师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是环环相扣的,对适应基础音乐教育市场的需求、改变传统师范教育的培养观念,以及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学策略等,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追求教育理想,坚定教育信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纲要提出的目标,对高师人才培养是一项重大的课题。高师的职业理想教育,是实现纲要提出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教育要成为高师基础课程之一,让学生重视并建立牢固的教师教育理念,树立为教育而学、以教育服务为荣的理念,做能担当社会责任和有教育理想的高师学子。没有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与师德,再好的专业技能也不能保证高师音教生成为未来基础音乐教育的坚守者。高师在音教学生入校时就开设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把思想锤炼和学问成长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做"有学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术"的创新型音教人才。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