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以写促赏唤醒诗情(3)

时间:2013-09-17 13:20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何冰晶 点击:
暮雨潇潇敲疏窗,往事纷纷催叶黄。 陌路流年今日恨,浮华过往昨日章。 酌觞醉尽愁犹萦,雾眼题词泪两行。 深庭秋枝空摇曳,残梦负得韶华凉。 感学 倚月凭窗燕醉闻, 独吟共享自由身。 此乐无关四五经, 它朝隐就何

  暮雨潇潇敲疏窗,往事纷纷催叶黄。
  陌路流年今日恨,浮华过往昨日章。
  酌觞醉尽愁犹萦,雾眼题词泪两行。
  深庭秋枝空摇曳,残梦负得韶华凉。
  感学
  倚月凭窗燕醉闻,
  独吟共享自由身。
  此乐无关四五经,
  它朝隐就何须问?
  诗画
  凭宣冥毕始欲书,狼毫滑落起涟湖。
  如风一阵轻烟过,徒留青山绿水图。
  虽然这些学生的作品还很稚拙,但他们的表现确实让我惊喜,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学生一扫以往有些沉闷甚至呆滞的状态,课堂也呈现出一种流动的快感。学生内心的情感被充分地调动,他们似乎有很多情感要表达,有很多意见要陈述。蒂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的确,青少年的心中流淌的诗情一旦被激励、唤醒、鼓舞之后便展示出前所未有的面貌,取得激动人心的效果。
  朱光潜说:“诗词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材在编选古诗词上也加大了分量。如果让古诗词教学仅仅陷入到诵读——分析——默写的框架里,不但学生久而久之索然无味,连诗歌本身的光彩也被消磨殆尽。情感是诗歌的生命,而语文教学的生命亦在于唤醒学生内心的诗情。诚如学者所言:“语文诗性的参悟能力,只能来自语文实践。”如何最大程度的唤醒学生的热情,让诗歌教学理论得以落实,让学生鉴赏能力获得提升。这恐怕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实践的课题。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