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高中生诗歌积累有一定的量,同时对与鉴赏也有相当的理论铺垫,同小说中的香菱比程度相当,甚至于有可能更高些。在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和具体的借鉴之后,学生们一扫胆怯之意,有些跃跃欲试。这时候我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切磋琢磨、始知三味”——古诗创作的过程及成效 经过了充分的准备,我布置了作业:每位同学独立思考创作一首古诗(最好是近体诗)尽量做到符合押韵的要求,律诗中间要对仗(宽对即可),至于平仄不要求但通读必须顺口。诗歌体裁内容不限,可自由发挥,可参考佳作切勿抄袭。三天后活动课上进行交流。其后一两天时间,我都在课上课下有意无意地询问学生创作的进度,鼓励督促他们大胆进行古诗创作的初体验。 活动交流课的时间到了,学生们如期带来了他们的古诗作品。据前期观察,学生们为了创作出一首古诗还是颇费了一番心思。大都真切地感受到了诗歌创作的过程,体会到诗歌的“成如容易却艰辛”。有些学生为了押韵不断地在调换字句,调整内容,真可谓搜肠枯肚绞尽脑汁。为了更好地分享学生们的作品,我设计了:展示——品评——修改,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将自己的创作进行充分交流,同时促进鉴赏提升能力。 (一)展示。先请学生将自己的诗歌在本组内交流,交流完毕后,在该组选出至少三首最好的作品。然后再请四个小组同学各派代表分三次将诗歌内容抄录在黑板上,在这个过程中,小作者可以有一定的时间解释自己的诗歌创作缘由与构思。 (二)品评。四个小组分三轮对诗歌进行品评高下,除掉本组成员的作品,各个小组成员都有资格对其他三个小组的作品进行打分,最高得三分,其次两分,最后一分,三轮累计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在这个过程中每组要有同学给出打分理由,比如:从内容上看,从精彩度上看,从是否符合格律要求上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致高涨。充分调动了自己以往学过的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给出自己的意见,意见不一时以全组举手表决决定。 (三)修改。经过展示和品评阶段,学生们针对同学们作品中的内容、意象、语言、押韵甚至平仄都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其后,在的评比中被大部分肯定的作品又被作为较成功的范例留给学生反思其优点同时也给出一些修改的建议。最后,我建议学生们在经过了比赛和鉴赏之后,或许对自己的诗歌创作又产生了新的灵感,不妨都会去好好修改一下,然后将定稿上交。 现录学生习作若干如下: 闺怨 一席罗瀑发梢香,柳眉星眸点轻妆。 寂依窗台懒寻簪,魂牵梦萦君何方? 长叹调 孤梦沉莲池,独步上云楼。 幽幽残笛声,款款缺叶树。 山在空自叹,云去忘回头。 花谢也无声,月落不知处。 横戈赋诗 狂风乱鼓震朔漠,七尺男儿血成泊。 吴钩新断铁马卧,卫国戍边不畏魔! 星夜于海 星河领夜空,月影霸墨穹。 青丝斗风寒,细沙含指温。 岸在浪尽去,潮回两不识。 旧年挽泪处,今日我一人。 韶华负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