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患者由于外伤、肿瘤或手术而遭受着各种疼痛的折磨。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表明,恶性肿瘤患者中至少有75%伴有中至重度的疼痛,40%以上患者的疼痛未得到充分治疗或缓解[1]。黄小蕾等[2]对27个省市的126名护士调查结果显示,99%的护士不能正确写出三阶梯止痛的内容。本院对护士开展了疼痛教育培训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5月自愿参加此次研究的本院内外科、肿瘤科注册护士并接触过疼痛患者的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共86名。均为女性,年龄23~47岁,平均(29.9±5.2)岁,护龄1~28年;其中,大专学历58名,本科学历28名。
1.2调查工具
包括填表人基本信息(附录1)、2008年4月已翻译修订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knowledgeandattitudessurveyregardingpain,KASRP)》中文版问卷。护士疼痛管理现状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工龄、学历、职称、科室、护士是否接受过疼痛知识的培训、培训途径、所在的科室是否开展了疼痛评估、选用何种评估工具、疼痛管理的阻碍因素有哪些等,均为多选题。KASRP中文版问卷共2套,80%的题目回答正确为及格分数线[3]。KASRP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在多个国家被广泛应用,是很多专家推荐用来评价护士(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工具[4]。
1.3调查方法
由笔者负责发放KASRP中文版问卷1,在统一指导下,护士填写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然后进行疼痛教育干预12周,由群体教育、小组活动和个别指导组成,再进行问卷2调查,并进行对照研究。发放问卷86份,回收问卷86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将答题出现缺项,或出现重复回答现象的问卷列为无效问卷。在收回的问卷中,无效问卷共0份,有效问卷86份。统计时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每份问卷答对率,答对率=[答对题数/总题数(40)]×100%。计算每个条目的答对(错)人数比例,答对(错)人数比例=[答对(错)某条目的人数/总人数(86)]×100%。
1.4疼痛教育项目的方式和内容
1.4.1疼痛教育的方式12周内每周召开护士例会,报告各自所见的疼痛病例,进行讨论分析,请疼痛方面的专家,例如麻醉科专家来讲解有关疼痛知识,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课件学习,每天对手术前后或晚期癌痛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知识的宣教和正在镇痛患者进行疼痛随访。制作宣教手册,内容包括止痛泵、止痛药物、平时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认识误区方面的知识,对患者进行宣教。
1.4.2疼痛教育的内容①疼痛管理概述:基础知识、病理生理。②疼痛评估:评估原则、工具、方法。③疼痛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方法:学会正确评估癌痛,因为评估癌痛是治疗癌痛的关键,通过评估可以了解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等。通过护士掌握定期再评估的方法,帮助医生调整药物的剂量。药物方面例如将即释吗啡转换成控缓释制剂、不同药物或者相同药物不同注射方法的剂量转换等,以及时预防和治疗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何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于其他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如何处理,如何帮助患者消除对止痛药物成瘾的顾虑。
1.5效果评价方法
疼痛教育项目干预前,应用KASRP(2008)中文版问卷1的40条目对调查对象进行测试,在进行一系列有计划的疼痛培训项目后,再对KASRP问卷2的60个题目进行测试,并进行数据分析来评价调查对象在疼痛教育项目进行前后的疼痛知识掌握水平。根据调查对象题目类型的正确率与错误率来判断调查对象哪一方面疼痛知识欠缺。
2结果
回答题目正确率较高的是阿片类药物成瘾特征、镇痛药物的给药途径、疼痛与文化背景。答错人数比例排序前3项(即错误回答该条目的人数比例>75%)见表1,条目主要涉及下列内容:案例分析,如不根据患者主诉来进行正确的疼痛评估;阿片类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患者疼痛与睡眠的关系。提示本研究中调查对象的疼痛管理知识水平和态度有待提高和改善。问卷1测试中调查对象答对条目数为8~26项,平均答对(17.23±4.34)项。其中30.06%的调查对象答对率为50%~55%。培训后问卷2调查对象的答对题目数为50~59项,平均答对(52.0±2.5)项,答对率为83.33%~98.33%。提示在经过系统的疼痛培训后,调查对象的疼痛知识能力显著提升。开展疼痛教育项目,可明显提高护士疼痛知识水平及完善疼痛管理态度。
3讨论
近年来,疼痛越来越受到关注,临床上将疼痛列为“第五生命体征”来评估[5]。疼痛从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临床上不能有效控制疼痛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疼痛护理中也同样存在着问题,影响了对疼痛的有效控制[6]。疼痛管理是指通过医疗服务来缓解或减轻疼痛的过程,护士在控制疼痛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负责评估患者的疼痛、观察镇痛效果、协作医生带领患者走出疼痛认识的误区,进行健康宣教等。疼痛管理是一个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在国外已转向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管理模式[7]。国内医院中有明确的疼痛护理管理制度的医院较为少见、护士仍然被动地执行医嘱,忽视了患者真正的疼痛情况和镇痛效果。国内有很多研究发现护士没有正确掌握疼痛评估知识。童莺歌等[4]对浙江省二级医院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初步调查研究揭示了护士在疼痛管理的态度和实践之间存在的偏差。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对护士开展疼痛继续教育和疼痛护理工作改进是很紧迫和必要的,研究显示护士存在缺乏疼痛知识和不充分的疼痛评估的问题,在临床中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疼痛护理。故对护士实施疼痛教育,提高护士的疼痛知识水平,改善护士的疼痛专科护理水平,应该重点关注护士掌握正确的疼痛评估水平、镇痛药物知识的完善、对疼痛患者镇痛作用和时间进行分析的能力。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形式,提高进行疼痛护理的能力。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