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有利于县域政府集中精力谋划全局。随着发展成本的降低、区域内各种资源的合理流动,县域政府将能把用于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大量精力投入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等都不是单个县域所能解决的。实现区域内统筹发展,必然有利于在生态建设方面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转型的抓手--县域政府治理模式向现代管理转变 县域政府治理模式直接决定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成效。新的发展模式要求有新的治理模式。当前"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理论与实践在国际范围内成效斐然,借鉴、吸收和运用"新公共管理"的有益成分,实现县域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将有力地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 1.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新公共管理"实践中,政府不再是生硬、冷冰冰的行政和官僚机构,而成为肩负着为辖区社会组织和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的特殊的"服务员"。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也改变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角色关系。县域政府作为体制完备、功能齐全而又直接面向基层的组织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体现政府职能的必要手段,也是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要求的必然选择。 2.引入竞争机制。在传统公共行政中,政府由于其天然的权力垄断地位,对于各种管理活动本能地会采取"命令式"进行,对于市场经济的核心--竞争机制,则被忽视或故意忽视,许多管理成本、管理损耗都由此产生。"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如果想要提高管理效率,就必须引入并实施竞争机制,通过市场的力量来促进政府效率的提高。如减少公共服务的垄断性,引入各种新型管理工具、管理手段进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中,就会有效化解政府管理效率低的问题。县域事务千头万绪,县级政府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抓住本地区发展的主动力、"牛鼻子",对于一般性的公共服务,可以通过竞争机制由社会组织来提供。 3.构建扁平化管理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崇尚私营部门管理模式在行政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尤其在信息化时代下,许多行政层级、体系、模式都要求适应时代变化,进行扁平化管理,并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指标化考核体系,以便对政府的管理模式进行评估。当前,我国县域政府的管理手段普遍落后、理念普遍不新,尤其是机构臃肿、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等现象突出,不能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给县域发展带来的各种新要求,构建扁平化管理机制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必要之举。 (三)转型的主要载体--企业、居民和社会组织 在市场经济中,创造经济收益的主体是企业、居民和社会组织,政府本身并不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但当前,县域政府越俎代庖、直接介入经济活动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既弱化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又模糊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不利于县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县域政府的核心职能是制定而非执行政策,"掌舵"而非"划桨","划桨"的职能应交由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来承担。充分调动企业、居民和社会组织的主动性,有利于缩小政府规模,减少行政开支,还有利于政府专注于公共政策的制定、监控和评估,进而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县域政府要将精力放在五位一体宏观规划指导方面,激活各社会要素,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能动性,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 [2]我国真实城镇化率仅40%专家:关键是城市为谁建[EB/OL].中国新闻网,http://news.cqnews.net/html/2012-10/26/content_20962242.htm. [3]杨荫凯.百强县遭遇"成长烦恼"[J].人民论坛,2007,(17).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