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县域经济由经济增长型向统筹发展型的转变研究(2)

时间:2013-09-13 16:02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孟繁华 点击:
4.城乡发展一体化失衡。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当前作为三农基本载体的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是,城乡发展处在相当程度的失衡状态中。以我国城乡发展协调程度最好的省份

  4.城乡发展一体化失衡。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当前作为"三农"基本载体的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是,城乡发展处在相当程度的失衡状态中。以我国城乡发展协调程度最好的省份之一浙江省为例,其全国百强县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仍是农村居民的2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也只有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的一半。在全国范围内,不少百强县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当地多数百姓难以真正获益,打工不经济、财(政)强民不富、因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灾难严重以及"既是百强县也是扶贫县"等怪现象屡见不鲜,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综上,经济增长型发展模式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向五位一体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二、统筹发展型模式的探索及内涵与特征

  事实上,我国许多县域也已经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发展模式转变的探索,这其中,幸福县域建设成为令人瞩目的亮点。2012年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十年发展报告》指出:截止2011年年底,全国明确提出建设幸福县域的县(市)有506个,占全国县(市)总数的25.38%,超过1/4。幸福县域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各地在实践中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总结起来都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方方面面,较传统发展模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它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建设要求,必然引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即从经济增长型向统筹发展型模式转变。在总结既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央精神和发展要求,可以这样理解统筹发展型模式。

  所谓统筹发展型模式,是指县域经济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并重,做到富民强县与绿色生态、和谐发展相统一。在县域内部,统筹城乡、工农、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追求经济质量提高和数量增加、服务城乡居民利益;在县域外部,作为区域(一市或一省)的组成部分,服从区域统筹发展的要求,摒弃走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的老路。

  统筹发展型模式的特征:一是注重经济向"质"的方向转变;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资源的节约来实现经济增长;三是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与社会、政治、文化及生态的和谐发展,同时实现县域与更高一级区域的协同发展;四是集约型发展,符合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统筹发展模式并不是全盘否定经济增长模式,统筹发展模式实际上包含经济增长模式中的有益成分。发展模式转型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转型,是对既往模式弊端的扬弃,同时保留有益的发展因素。县域经济在实现由经济增长型向统筹发展型的转变中,并非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要将经济增长模式中的有利因素、优势资源转换到统筹发展模式中,实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健康转型的对策

  (一)转型的理念--树立统筹发展理念

  树立统筹发展理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1.树立五位一体发展理念。树立五位一体发展观,要求县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把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目的,要把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摆到突出位置,同时兼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强县的同时,更加注重县域内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的改善,营造山青水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着力打造幸福宜居县域。

  2.树立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县域一方面是区域统筹的基本单元,是区域发展中的微观主体;另一方,县域也是更高一级区域的组成分子,不能脱离其而单独存在。因此,树立区域协调发展理念,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中要确立的另一个主要原则。

  所谓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县域要把自身的发展置于所在区域内统筹进行。这个区域可以是同一个行政区划,也可以是非相同行政区划但位置相邻。一般来说,地理位置相邻的县域,在风俗习惯、自然资源、产业布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一是能有效降低区域内各县域的发展成本。县域是我国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层面,发展资金不足是最大问题,因而社会资本的流向成为各县域争夺的焦点。以往在各县域招商引资过程中,为吸引社会资本而在土地、税收等方面惨烈竞争;同时由于产业布局缺少统筹规划,一拥而上,重复建设也比比皆是。这些现象都增加了县域的发展成本。进行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根据每个县域的实际情况,对产业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对资金流向进行正确引导,以有效减少重复建设、无效投资,降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本。

  二是能有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区域协调发展,必然打破一乡一县单独发展的格局,实现区域内的大统筹、大发展,这对于区域内农村劳动力流动、城镇化建设、农地集约使用等,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这些要素能够合理、顺畅地流动起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必将会加速实现,"三农"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