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顶岗实习生学习培养存在不利影响。顶岗实习给本科生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直接冲击到本科生培养计划:一方面,顶岗实习支教的时间选择在大三阶段,参与顶岗实习支教的师范生通常还没有接受过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抽调部分师范生进行顶岗实习支教,又涉及到对这些学生的课程安排,教学成本增加。 3.对实习学校的学生的冲击与影响。顶岗实习教师轮流上岗,对实习学校的学生适应性缺乏考虑,影响学习效果。实习学校的学生利益受到忽视,实习生每年走马灯似的轮换,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消极作用。 六、现有研究的不足 1.目前对顶岗实习支教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李斌强从忻州师院教育系学生顶岗支教实践出发,重点探讨了顶岗支教过程中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模式。该研究为实习支教中中小学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的探讨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2.目前的研究仅限于对顶岗支教的宏观分析,少有微观研究。以往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对实习支教工作进行研究,缺乏对实习支教工作具体方面的深入探讨。为了改善该领域的研究,可以针对顶岗支教中所有的个体进行研究,支教的实习生、指导教师、当地教师、受援学生等都可以成为学者、工作者研究的对象。 这些不足正是研究者需要努力的方向,诸多的不足说明了研究者和改革者的任重道远。只要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探索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实习支教研究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实习支教工作也由此会更加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初生.教育实习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12. [2]索淑艳,张丽艳.我国顶岗支教研究综述[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127-130. [3]李思殿.扶贫顶岗支教——师范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36-38. [4]张丽艳,索淑艳.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展顶岗实习支教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7):13-14. [5]戴建兵,苗培周.顶岗实习——建构主义视域下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82-86. [6]冉亚辉,包翠秋.支教实习模式及其实践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12-14. [7]高月春,刘茗,李春晖.高师教育实习改革实践探索——以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93-98. [8]陈花,张海珠.职前教师“顶岗支教实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社科纵横,2008(4):147-148. [9]黄翠红,李彬,张建权.发达地区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的探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9-132. [10]刘茗,王鑫.顶岗实习支教——师范生成长的必由之路[J].辽宁教育研究,2008(10):81-84. [11]罗敏.高等师范院校推行顶岗实习的实践意义[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89-92. [12]王永颜,徐莉.顶岗实习支教——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突破口[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124-128. [13]谢小琴.顶岗支教实习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12):65-67. [14]闫建璋.顶岗支教实习——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有效路径[J].现代教育论丛,2010(3):57-61. [15]张淑清,索淑艳.顶岗支教实习学生教学反思现状调查及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1):7-10. [16]李思殿.扶贫顶岗支教——师范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36-38. [17]王玉兰,左继亮等.“全程基地式”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2):1-7. [18]赵正,赵炳美,刘晓彬.“双向互动,四位一体”教育实习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7(10):18-20. [19]易连云,卜越威.探索与实施“顶岗实习支教”模式促进农村中小学师资更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3-117. [20]李斌强,郝瑞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忻州师范大学生顶岗支教实践[J].中国教师,2007(S2):30-32.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