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数学作为衡量事物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的科学,它的特殊性质和地位,使它必须担负起在思维能力上面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 因而,情境创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老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独立思考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在数学知识获得的同时构建出更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得到知识、兴趣、能力等全方位的发展. 一、与生活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 注重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教学. 学生对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总是感觉缺乏一种现实感,因为他们获得的知识仅限于教室,学习的只是书本上一些思想落后的教学理念. 将现实生活与教学相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将丰富生动的生活事件嵌入到数学课堂的理论教学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如何使现实生活与书本理论知识完美融合?这就需要老师主动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的生活背景,让知识在生活中回归,使与生活相隔离的数学丰富起来. 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明白数学知识、联系数学知识、发现潜藏的数学知识. 总而言之,生活走向了数学,课堂展现出生活,要将课堂的定义推向更远,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当作学习的课堂,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 例如,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运用到日常生活使用到的日历来进行学习,让同学观察日历找出其中的规律,比如说横排、竖排相邻各数之间的关系,还有对角线上相邻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日历中任意框的关系,将生活中的日历运用到数学教学中这就是很好的情境创设. 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取材创设情境,使教学更进一步地贴近生活实际,这样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激情,他们能够理解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学习起数学来更充满热情,对生活中的数学也更有意识,学习兴趣相应地也会提高很多. 二、故事融入教学,创设故事情境 知识的形成有时是在数学故事、典故中反映的,很多时候折射出知识的本质. 创设数学故事能使学生对知识更容易理解,并且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审美的能力.
例如,有一个概率计算的问题,题目背景为,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就这个俗语提出问题,比如在一次知识竞赛上,三个臭皮匠答对题目的概率为50%,40%,30%,而诸葛亮的为85%,他们一起比赛,不能讨论需独立答题,但只要团队中有一人答出即为获胜,答对题多的那一方获胜,问哪方能够获胜. 这个情景被认为是一个优秀的问题情境,因为它改造于我们现今的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学生的认知上受到冲突,有许多的疑问需要解决,这就将学生的兴趣积极带动起来,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课堂,更容易接受新授知识. 数学中是存在特别多能结合教材教学的典故的,尤其是在中学数学中. 比如,历史上有各种有趣的计数方法运用在数与代数上面,这样,学生将会轻松地记牢十进制记数法;而且,在比较中学习数学也是很容易的,古代的数学表示法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通过比较,学生感受到现代数学的优势所在;还有,古今的数学计量工具也和笔者现在所接触到的不同,通过学习,又一次增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