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层次性 由于初中学生学习程度的层次参差不齐,设计活动的内容要富有层次,不要一刀切,让每名学生通过活动都有所发展. 比方说生活中的函数问题,可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去演戏,中等的学生去计算,好的学生上黑板画图,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加以整合形成知识体系. 这样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4. 鼓励性 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是保持学生在活动中激情不减和持续探究的重要环节. 肯定他们的探究意志,表扬他们的探究精神,都会使学生的精神亢奋,自信心增强,参与意识受到激发,主动发展得以加强,数学能力得以提高. (二)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课注意的问题 1. 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防止合而不作 数学实践活动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努力做到目的明确、计划周密. 对于学生自行设计的实践活动方案,教师要多加指导,使方案更具可行性. 防止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 2.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防止包办代替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体. 实践活动课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和个性发展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 教师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不宜限制得过多,更不宜包办代替. 3. 加强实践活动的总结,防止不了了之 客观、正确地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所以实践活动结束后,应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中交流各种体会,总结经验,升华认识,充分体现"在过程中学"的教学理念.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还要领导重视,措施得力,认真组织实施. 在管理上要定时、定位,把课外实践活动课程纳入教务处的教学管理范畴,做到不仅开齐、开足课程,而且要从计划、实施、检查到指导、总结,实行全过程管理,要克服应试教育的束缚,要大力宣传,转变观念,切实认真地评价与督促. 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课外实践活动范围广,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自主性得以发展,是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是创造发明的源泉. 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内容及方式,对于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来讲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数学教师学习、领会、应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的具体体现. 因此,实践活动在学校育人过程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开设实践活动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活动的开展,可以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全面发展,各有所长"的一代新人.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