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存在这一严重现象: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升学为竞争目标,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教育,只重视课内而忽视课外. 数学教学更侧重于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忽视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精神"数学知识的应用".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使学生既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而现在我们的教学长期脱离实践,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学习好数学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许多学生无法回答,甚至有的数学老师也回答不出来. 因为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经常找不到日常生活中数学的影子,这种单一的学科结构有很大片面性,它把学生的学习精力单纯放在书本学习和书面作业上,不能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受到全方面教育,难以使学生在品德、情操、才智、能力等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更难以更好地发展个性特长. 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一、对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认识 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知识、思维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同时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要树立一种"大数学"教学观,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时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应用与推广"的基本流程,更重要的是应安排多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如课前的调查和实验,课后的数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写数学日记等. 开展初中数学实践课的教学在实施全面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表现,也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特殊的作用;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形象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 二、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的实施 农村初中学生,由于一直处在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学习,见识面比较狭窄,动手能力差,又由于家庭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数学水平的层次参差不齐,教师首先要着眼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来确定活动的多元性,设计有一定层次的数学行动,以适应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一)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原则 1. 实践性 活动内容要比较适合学生的实践领域,让学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不要设计过高过难的活动,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2. 兴趣性
活动内容要尽量贴近当今中学生中热点问题,或学生有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去主动参与.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引导的话要精彩,可以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佩服你,喜欢这一学科. 比方说学习二次函数最大、最小值时,引导学生假设去开一家服装店,销售定的价格过高和过低都不行,那么怎么样去选择一个适当的价格,可以使得总利润最高. 引导学生走进商场作一些商品销售知识调查,把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发展为构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研究方法,提高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