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教学中应给学生留有一片自我发展的天空

时间:2013-09-05 13:55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admin 点击:
数学是系统的、科学的、严谨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一厢情愿地为学生总结了许多条文,并将其作为经验不断地强加给学生。在这严谨、科学的背后,教师如此教学是不是吃力不讨好呢? 教学片断一:求两个数差多少的应用题 师出示情景图:一班植树13棵,二班植
  数学是系统的、科学的、严谨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一厢情愿地为学生总结了许多条文,并将其作为经验不断地强加给学生。在这严谨、科学的背后,教师如此教学是不是“吃力不讨好”呢?
  教学片断一:“求两个数差多少”的应用题
  师出示情景图:一班植树13棵,二班植树9棵,一班比二班多植树多少棵?(学生读题)
  师:同学们会列式吗?自己试试看。(生列式为13-9=4,师板书)真棒!那么,式子中的13表示什么?
  生:13表示一班植树13棵。
  师:9又表示什么呢?
  生:9表示二班植树9棵。
  师:错了,这里的9不是指二班植树9棵,而是指一班植树9棵。(生诧异)
  师(边画图边解释):本题是将一班植树棵数与二班的进行比较,因为一班比二班植树的棵数多,所以我们可以把一班植树的棵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二班植同样多的棵数,另一部分是一班比二班多植的棵数,所以式子中的9并不是二班植树的9棵。谁再来说一遍?(生似懂非懂地复述师刚才的话)
  师:要求一班比二班多植树多少棵,就是从一班植的13棵树中减去与二班同样植的9棵树,剩下的就是多植树的棵数。大家明白了吗?(学生点头,但作业时却不会列式了)
  ……
  反思:数学教学,尤其是应用题教学,在分析解题思路时,教师总是试图用专家式的思维方式来规范学生,却忽视了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理性思维是难以理解的。如上述教学片断中,由于教师过分追求9的来历,强调解题思路的严密性,虽说这种分析符合教材的规范、数学的要求,但其实是吃力不讨好——教师不讲学生还会,越讲学生越糊涂。其实,教师的教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更会学。如果学生感到数学越学越难、越学越玄,那还不如让数学回归本真与简单。
  教学改进:
  师出示主题图:一班植树13棵,二班植树9棵,一班比二班多植树多少棵?(学生读题)
  师:同学们会列式吗?自己试试看。(生列式为13-9=4,师板书)你是怎样列出这个算式的?
  生1:我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13根小棒,表示一班植树13棵;第二行摆9根小棒,表示二班植树9棵,再去掉两个班同样多的9根小棒,就知道一班比二班多植树多少棵了。
  生2:我用画圆的方法。先画13个圆,再一个一个地划掉,一共划去9个圆。
  生3:我的方法与生2差不多,先画13个圆,再一次圈上9个圆。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