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怎么拨? 生:把个位上的10个珠子去掉,在十位上再拨1个。 师:10个珠子就换1个珠子呀? 生:因为它们的位置不同,1在十位上哦,是1个十。 感悟:计数器上的算珠能清楚显示数位,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算珠不单是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而拨算珠比摆小棒更容易过渡到竖式计算,学生在拨珠说数的过程中,由最初抽象的几何图形到现在的数学表达式,恰恰体验了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 首先,学生要在计数器上定好数位,然后拨上34,还要加16该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接着“这时怎么读?”这一问题的提出,将学生的思维由矛盾冲突又一次引向深入。随后计数器个位与十位上珠数的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在珠、数联结中体现“满十进一”的迫切需要。这样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个百,还扩展到“哪一位上相加满十,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从而形成了“满十进一”整数加法的数学模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容易看出,这种基于经验的对进位加法算式的理解,有效地帮助学生直观体会数位的意义,主动建构“位值制”,既是进一步探索笔算方法的逻辑前提,也是联结相关教学段落的核心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建模意识。 三、算法尝试,变脸“1” 片段三: 师:用竖式该怎样表示呢? 生1:我是这样想的,十位上3加1等于4,就是40,个位上的6加4等于10,这个10我把它放在心里,40加10就等于50。 生2:个位4加6得10,十位3加1得4,10和4合起来就是“410”。 师:你想的“410”其实是多少呢? 生:50呀。 师:应该用40加10才得到50哦?!这个1可以写在哪儿呢? (学生改写竖式) 生1:我觉得1一定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 师:这个1与原来的数要有点区别,我们要让它像“孙悟空72变”那样变!变!变!你们觉得变大好还是变小好呢? 生1:我觉得大比较明显。 生2:太大就和数字一样,分不清。 生3:还是小的好,写起来方便。 师:放在哪儿合适呢?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