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 《槐乡的孩子》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但孩子们却从劳动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语言轻快朴实,字里行间洋溢着槐树情结和浓浓的乡土气息,读来宛如一首快乐的歌,一个个有趣的比喻把孩子心中的快乐一点点播撒出来,晕染在文本中,使劳动变得更加美好。 教学建议: 一、导:观看画面,回忆入境,激发快乐 本单元的文章旨在让学生随着课文,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因此,回顾前几篇文章展示的快乐生活,可以让回忆激发快乐,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感受课文展现的快乐生活。 1、情景再现,唤醒记忆。搜集前三篇课文展现的生活场面的图片并制作成配乐PPT,上课伊始通过播放把美好的画面和美好的音乐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随之进行相应的解说,唤醒学生的记忆,从而引出课题。 2、解读课题,了解环境。解读“槐乡”的含义,让学生通过对“槐乡”的理解,进入槐乡孩子们生活的特定环境,为学生感受槐乡孩子不同的生活、别样的快乐奠定基础。 3、发现不同,掌握要求。基于本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略读课文,揭题后要先引导学生观察课题,发现这篇文章课题的不同,带有“*”的文章是略读课文,这样的文章是用来巩固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因此,要围绕阅读提示,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二、读:学习字词,了解大意,初尝快乐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义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略读课文应该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可分课前预习和课上检查两步完成。 1、课前预习。明确预习要求与步骤,督促学生把预习任务落到实处,确保预习效果,掌握预习方法。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懂的词语,用学过的方法去理解。(难懂的可留待课上解决) (3)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件什么事?(用“谁在什么时候干什么”的句式概括) 2、课上检查。 (1)交流难读的字、词、句,带领大家读一读。 (2)交流已经理解的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让同学或老师帮助理解。(旨在激起学生对词语理解方法的回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3)默读全文,用“谁在什么时候干什么”的句式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槐乡的孩子在炎热的八月采摘槐米,感受着劳动的快乐。) 三、思:围绕提示,深入体悟,品味快乐 课文在展示槐乡孩子快乐的同时,细致刻画了槐乡孩子的特点,两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为深入感受槐乡孩子的快乐,感受槐乡孩子的特点,可以这样进行品读。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槐乡孩子的快乐。让学生画出能直接体现槐乡孩子快乐的句子,围绕“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这个问题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2)“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