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卫生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院的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加强医院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是医院管理的关键部分,我国医院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医院内部审计制度,拓展审计业务领域,为医院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重要性;现状;对策 内部审计影响着一个企业的未来,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在管理过程中离不开审计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是管理者的参照资料。目前,大部分企业充分显现了审计部门的重要性,体现了较大的价值,而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在管理中初显萌芽,随着卫生事业的医改和市场激烈的竞争,内部审计逐渐被重视起来,已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1.医院内部审计的内容 1.1对医院收费标准进行监控。审计部门可建立医疗收费和药品物价系统,在系统中设置医疗收费物价考核指标标准,或设置药品物价标准进行监督,如果系统的处理出现背离相应标准的情况时,系统会自动发送信息给监督者。 1.2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结合医疗收费的监控,可以对大型医疗的收费进行控制,避免医疗设备漏费、私收费的现象,同时,方便领导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收入情况进行了解。 1.3对内部制度的审查控制。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其正常运行、遵守法律法规、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应对其健全性、完善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和评价。审查人员可通过有关资料的查阅,有关凭证的查阅和控制的运行情况,详细了解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健全,是否按照规定建立监督制度,检查其运行情况,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得打贯彻执行,从而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1.4开展对外采购审计。对外采购是维持医院运行的重要经济活动,是医院资金支出的重头戏。对外采购每节约一分钱,就意味着单位增加一分钱的净收入。因此对其进行审计,规范医院对外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而促进医院加强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是国家以法规的形式赋予内部审计的职责。 1.5审查资金来源的正确性和收入的完整性。首先理清医院资金来源渠道,分清收入款项,审查其收入来源是否正确;其次审查其是否区别经营性、非经营性、专项资金等资金性质,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和管理,有无隐匿收入,设置账外账等违法行为;再就是审查有关收入完税情况。 1.6审查各项支出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对于医院各项支出,应重点审查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有关手续是否完备。支出项目是否真实,是否具有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资金使用效果如何,有无挤占、挪用或损失浪费情况;其他支出中有无为了逃避监督的模糊项目,是否非法支出。审计本部门的效益性应从实际出发,特别要抓住本单位的大额资金支出项目和专项资金项目这两个突破口,必要时应对资金使用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审计资金的预算是否合理,是否按任务情况安排到位,资金物化结果如何等等,通过审计避免经济损失。 2.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2.1制约、防护作用。制止违规违纪现象,保护国家财产和医院利益。披露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及时、合理合法的反映事实。纠正经济活动中的不正之风,配合纪检监察部门,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为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有力保证。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降本增效,维护财经纪律。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