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刍议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3-09-03 09:16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郭俊斌 点击:
低年级的学生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注意力容易被吸引而难以集中,组织纪律观念尚未形成,传统教学方式难以适应。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可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故事情节、模仿、想象等使学生身临其境

  一、前言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适应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小学体育"三段式"教学形式简单机械,注重技术动作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心理、生理、情感的体验。在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体育学习兴趣逐渐被消磨,教学效果不言而喻。而情境教学则把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活动中体验情节,享受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和培养运动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二、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以形象为主题且具有情绪色彩的生动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技术要领,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近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语言生的。诸如榜样的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体操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三、情境教学法的积极意义

  人的情感总是产生于特定情境。因此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保持旺盛学习动机。小学体育中,特别是低年级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如能为体育教学活动创设良好情境,学生产生贴近生活的感受,以情境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化功能,而且能使其变得亲切自由,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手段

  (一)场景布置法

  根据课堂内容布置场地以创设情境带到教学目的。场地安排要做到清晰合理,力争图案化。形象直观醒目的图案场地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激发兴趣和新奇感,使学生身临其境、跃跃欲试。教师此时再因势利导,学生就会自然地进人角色。如,运送"弹药"这一游戏时,将小椅子、垫子、竹竿等设置成"敌人"的封锁线,又将竹竿挂上小篮球设置成"碉堡"。又如在进行"障碍跑"时,将体操凳设计成"独木桥",垫子设计成"小河",跳箱设计成"墙",栏架设计成"山洞"。

  (二)游戏法

  游戏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样,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将"障碍跑"设计成"送鸡毛信"的接力游戏,用两条绳子作"小河"、垫子作"草地"、栏架作"钢丝网"、实心球作"地雷";让学生在送信过程中不知不觉进行爬、钻、跨、绕等动作的练习,最后将信送到"目的地"。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学习的效果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